return第17章 轟動的汴梁城(1 / 3)  萬國爭霸:從邊陲小國到無上帝尊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兩刻鐘後,大宋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府邸。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首小令寫完,李清照滿意得點了點頭。

她拿起那宣紙,輕輕吹了吹墨跡,吩咐丫鬟小桃道:“來而不往非禮也!待會兒,將這首《如夢令》,回贈給那趙明誠趙公子吧。”

“怎麼?小娘子真對那趙公子動心了?嘻嘻!”小桃打趣道。

“也談不上動心。”李清照嘆了口氣,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我總是要嫁人的。但是,遍觀這天下的男子,何人能與我志同道合?那趙公子,只能算是最不壞的選擇吧。”

小桃點頭道:“小娘子說得也是。其實啊,小婢覺得,您這文才高了,也算不得什麼好事。叫曲高寡……寡婦。”

“什麼曲高寡婦?”李清照哭笑不得地道:“那叫曲高和寡!誒,曲高和寡也不大對,不和你說了。去去去,把這小令拿走,給那趙公子送去。”

“是。”

小桃取了那小令,就要離去。

可正在這時,隨着一陣輕巧地腳步聲,李清照的另外一個丫鬟小荷走入了屋內。

“小娘子!小娘子!”小荷頗爲興奮地道:“您還不知道吧?出大事了!大宋文壇,出大事了!衛國世子三篇詩詞吟出,力壓太學近萬學生。是這麼回事兒……”

小荷口才便給,興高采烈地將南薰門外外發生之事,介紹了一遍。

包括那首《明月幾時有》,包括那首《定風波》,更包括那首《男兒何不帶吳鉤》!

“天下還有這等男子!”李清照面色微變,緩緩吟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燕雲十六州。請君暫上昭勳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衛世子,真乃天下奇男子也!”

必須說明的是,李清照雖然爲女子之身,但自有一股英雄氣在身。

比如其晚年所做,“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此詩之慷慨雄烈,不讓任何世間鬚眉男兒。

所以,李清照最欣賞的不是《明月幾時有》,不是《定風波》,而是最後那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燕雲十六州。”

而且,是發自肺腑的喜歡!

想想萬國金榜上,那名丰神如玉的青年男子。再想想現在這首詩,一股酸澀之意,涌上了李清照的心頭。

“小桃!”

“在!”

“那首《如夢令》不必給趙公子送去了。”

“爲什麼?”

“爲什麼?”李清照微微搖頭,將那首《如夢令》收起,喃喃道:“沒有爲什麼。只是……忽然不想嫁人了呢。”

……

……

鎮安坊,李氏行館。

“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爭如這多情,佔得人間,千嬌百……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表餘心意。爲盟誓。今生斷不孤鴛……”

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在吟唱着一首新詞。

單看這身素衣,誰能想到,此人就是最近名噪汴梁城的李師師。

但是,聽見這優美的曲調,看見這無雙嬌顏,誰又能想不到,此女就是最近在汴梁聲名鵲起的李師師。

當然了,李師師現在,也僅僅是聲名鵲起,名噪汴梁罷了。要想長久得紅下去,還得繼續努力。

那無雙嬌顏要努力保持,那優美的嗓音要每日習練,名人新詞更是必不可少。

比如李師師今日所唱的這首新詞吧,乃是李師師的老闆李姥姥,好不容易從柳永柳大家那求來的。

李師師今日終於將這首詞習練地珠圓玉潤、行雲流水,今夜將這首新詞唱出,必能讓她在汴梁的名聲更上一層樓。

可正在這時——

“哎呦,師師這曲子,唱地越發好了呢,恐怕天上的仙女兒才比得上!”一名四十來歲徐娘半老的婦人,走入了李師師的閨房。

“師師見過姥姥。”李師師微微一福。

然後,親手給李姥姥沏了一壺茶,道:“姥姥這會兒怎麼得空兒,來我這來了?莫非,是出了什麼大事?”

“這事兒吧,姥姥也不知道,到底是大是小。”李姥姥道:“按說這汴梁城,最流行的是柳大家的詞。但是,今天在南薰門外,出了一件奇事,那衛國世子離,竟然憑藉這兩詞一詩……”

李姥姥也將剛纔南薰門外發生之事,介紹了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