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一卷 結語(1 / 1)  一千年之後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

第1卷結束了。囉囉嗦寫了一些東西,無論有人看還是沒人看,不論文筆有多差,我自認我已經完成了那個世界的構建。

很多年以前在起點曾經寫過一本書,到10萬字左右,沒有簽約自己就太監了。那個時候起點簽約,首要條件就是要滿足10萬字。到現在我仍然覺得,對於新手來說10萬字,真的不是那容易寫。

我腦海中有許多故事想對人講,從小的時候我就是村子的娃娃頭,整天領著一些小蘿卜頭給他們講自己編造的故事。講故事本來應該就是我的天賦之一,而現在人到中年一無是處,前路迷茫。我可能終究是錯付了。

先不講文筆和技巧,我現在隻能努力的將一個故事講完整,這世界太多講故事的高手,我現在隻能盡量不食人牙慧,努力的做好自己。

李小豆爺爺的故事,原本隻想作為幾個章節來寫,不過現在改了主意,我打算直接將其作為第2卷。因為是爺爺的日記和一些資料,所以我將用第一人稱視角來完成第二卷。

凡是寫書說我隻是隨便寫寫的,不打算紅的,都是虛偽。但無論我的知識儲備量、文筆技巧、感情描寫、我自認不如絕大多數人。隻好自己對自己說,加油吧,老漢子。看過那多書,也許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爆發出你應有的光彩。

加油!加油!努力奮鬥!!!

(下麵的不用看,正文章節要滿1000字才發布……)

---------------------------------------------------------------------------------------------------------------------------

量子力學從誕生那一天開始,就不停地孕育著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完全無法融合的觀念,它用所謂的“測不準原理”“薛定諤貓”來向世人表達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一邊搞亂了無數大眾的腦子,一邊也娛樂了少數怪人。

沒錯,這些怪人是可敬、可愛、可怕的物理學家。對於他們來說,對物質世界的觀測一旦以量子的方式進行,就有機會去顛覆原先的一切常識。嗯,這種事兒是多值得一幹啊!

1801年,英國人托馬斯·楊(此人原是個醫生,以對眼睛視覺的研究見長)用雙縫實驗證實了他作為物理學家也毫不含糊的一麵:讓強烈的單色光照射到開有一個小孔的不透明遮光板上,後麵放置有另一塊開有兩個小孔的相同遮光板,當這束光接連通過兩道屏障以後,會在抵達的屏幕上形成一係列明暗幹涉條紋。這一結果不僅看起來賞心悅目,而且意義十分重大,它對於當時還被許多人所信奉不疑的光粒子說乃是當頭一擊。自此,克斯蒂安·惠更斯早年提出的光波動說終於得到證實,逐漸深入人心。該實驗被命名為“楊氏雙縫幹涉實驗”,兩百年來,它已成為各國中學物理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章節。

托馬斯·楊當年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除自己有朝一日要被無數中學教師掛在嘴邊之外,還有就是得到了一位後輩同行的極力推崇——在二十世紀著名的“物理頑童”理查德·費因曼看來,雙縫幹涉其實包含了量子論的終極秘密:人們已經發現,即便是一個光子,也能在穿過兩塊板之後得到幹涉圖樣,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發生了幹涉;更神奇的是,這個係統雖然既顯示出了光作為粒子的性質,又顯示出了光作為波的性質,但執著於一探究竟的我們,終究無法做到一件事——在同一時間既得到光作為波的幹涉圖樣,又弄明白作為粒子的光到底是從哪個小孔出來的。他不禁為此感慨道:“仔細地思考雙縫實驗的意義,我們就能夠一點一滴地了解整個量子力學。”

正如費因曼所言,多年來,雙縫實驗以及它的各種變異版本在諸多理論物理家的把玩下,真正成了檢驗各種思想實驗的大劇場,而且目標直指他們最為迷惑、最為醉心不已的一項高端任務——深入到量子的搞怪國度進行觀測。

一個不能確定的世界該怎搞定?且看科學家的奇思妙想。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