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學而篇第一1-2(1 / 2)  徐力大多吉解論語home

typeface:

沒有了 目錄 下壹頁

【1-1】

子【1】曰:“學【2】而時【3】習【4】之,不亦悅【5】乎?有朋【6】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古人造子這個字時,畫了一個小孩,頭上頂著一個大方腦袋。表示,有人的本在頭,指我們真正的靈性,真正的每一個個體。所以子有我們的根、本,有種子的意思,有我們的出處的意思。子也有靈(魂)與物質身體剛剛接觸,還沒有完全長成的意思,有幼小、嬰兒、小孩、後輩的意思。古代境界高的人,謙卑地常以“子”自我稱呼,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自稱為“子”的人視為高人、賢人、老師。子在這,指孔子。

【2】學: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指,人從外部獲取信息、知識、感悟,拷貝到大腦的過程。包括從別人那獲得信息知識,包括自己從大自然中感悟領悟獲取信息知識。第二層含義指,人把腦子的知識信息分享給別人,傳給子孫後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這指第一層含義。

【3】時:時,日土寸,天地的尺寸,天地的規則,道,法則,萬物運行的總法則、總規律。天道法則作用的那個點,那個刻。這指時時與道法(萬物運行的規則)待在一起,指不斷、經常的意思。

【4】習:鳥不停地練飛翔。引申為,把做人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進行驗證。指不停地練,尋找規律,實踐,活動,行動,操作,落實。

【5】悅:高興。

【6】朋:兩個月有差別,但是本質是一樣的。指有共同語言、共同追求、共同理想、誌同道合的人。

【7】不知:不懂道理,不明白事理。知:最早指,用度量衡一卡一量就清楚了,就了解了,就知道了。引申為,明白,理解,懂得,通達。

【8】慍(yn):心不安,心不高興,生氣,惱怒。

【9】君子:成熟了的人,長大的人,見到良心良知的人,明心見性的人,懂得天地人的道理並做出來的人,境界高的人,做人做成功了的人,懂得人生**真相的人,找到真心本性的人,天人合一的人。君:最早指度量衡。人類墮落後,有人偷改度量衡,於是大家就推舉一位大家公認的比較公正公道的人為大家看護度量衡,為大家主持公正公道。後來這個為大家看護度量衡的人就稱為君。開始的君都是懂道理的聖人。君死後,人們認為君的兒子天天與君在一起,受君的熏陶,境界也低不了,就不再推舉新的君,而直接讓君的兒子繼承君的工作。這就是君子。君子開始一般也是懂道理的人。後來君的位置成了世襲製,君就成了國家的管理者,君子就演變成了單指懂道理的人,境界高的人,做人成功的人。

【譯文】

孔子說:“從外界學到知識,並不斷地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這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與自己分享探討學而時習之的經驗、體會、感悟,這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遇上有人不懂道理,卻不生氣,不惱怒,這不就是君子嗎?”

【1-2】

有子【1】曰:“(子曰【2】:)其【3】為人也孝【4】悌【5】而好【6】犯【7】上【8】者,鮮【9】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10】者,未之有也。君子務【11】本【12】,本立而道【13】生。孝悌也者,其為仁【14】之本與?”

【注釋】

【1】有子:有若,字子有。孔子的學生。

【2】子曰:古人刻字比較難,故能省則省。這應該是省略了“子曰”二字。這段話應該是有子回憶老師孔子說過的話。這種情況論語中有不少。

【3】其:原指容器,器。人的肉身也可以稱為器。引申為,人,一個人,…的,一個個體,一些事情,它,他的,你我他。

【4】孝:老一輩與子輩之間的互動。主要是指後輩對老一輩的感恩、報恩、回饋。

【5】悌(t):即弟,小弟,謙卑,虛心,尊敬的態度。

【6】好:女人生孩子,大家都喜歡。

【7】犯:人手拿著武器被狗追著跑,狗等動物咬人,動物對人的侵擾。這指反對,不讚成。

【8】上:範圍比較廣。指境界高、層次高、地位高的人,包括長輩、君王、管理者、懂道理的人。

【9】鮮:少。魚、羊好吃,但是少。指很少,基本上沒有,幾乎沒有。

【10】作亂:把犯上付之行動,把反對付之行動,攻擊

沒有了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