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首诗涉嫌讪谤,已成定论,并已株连到司马光以下数十人,又有些人为了撇清干系,更是危言耸听落井下石,一时间朝野所议,苏轼已是必死无疑。

但太皇太后出面说情了,七月里,曹太后已经不能起身了,皇帝哭倒在床前,说要大赦天下,给奶奶祁福,太皇太后却说了不要大赦天下,只要赦苏轼一个人就可以了。

“苏轼不过是说了些狂话,纵然是犯上之行,倒无害于人,哪里像那个刘彦章,倒是说了箩筐的好话,结果怎的?害得多少人?害得天天下苍生!要说死罪,他才是死罪!”一直在身边侍奉的高太后也说话了。

说起来,这宋朝的皇家,一直是阴盛阳衰,这些皇帝一个个柔柔弱弱,更有甚者动不动就哭哭啼啼,倒是这些主宰后宫的女人们,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曹太后当年一个人对抗了宫变,自然是巾帼之气,而高太后脾气暴躁,最早因为御史唠叨她儿子住在宫里违制而要杀了御史,前几天又因儿子王府里着火喊着要杀了儿媳妇,今天又开口要杀了刘彦章,端的是个火炮筒子。

就这样,苏轼减死罪一等,流罪以下释之,而刘彦章则因为祸民天不恕,罪加一等,定了死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