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儿要求全天下到处跑。

还有他们狄王爷!人家活的好好的还没死呢!

【神宗去世,高太後主政任用司马光将新法全部推翻,新党成员尽数被贬。等到高太後去世哲宗亲政,这位一直以父亲神宗皇帝为榜样的少年天子终于能施展抱负,备受打压的新党成员也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哲宗啓用王安石麾下三剑客之一的章惇为相,章惇此人才华横溢且不好相处,认定一件事就一条路走到黑,重回京城第一件事是清算旧党,第二件事就是重新推行将旧党破坏殆尽的新政以及继续对西夏用兵。】

【神宗年间倾国之力五路攻夏却惨败而归,哲宗朝一改之前的不顺打的西夏不得不求和讨饶,大宋终于在军事上迎来了高光。】

【政策最忌讳摇摆,如果哲宗能长寿,以他的能力和章惇的强硬或许能将神宗朝未能推行下去的新法完善好,可惜天不假年,哲宗身体向来不好,又因子女接连夭折而大受打击,没过多久便因病而逝。】

赵顼托着脸,“虽然不知道这是哪个小子,但是可以夸一句臭小子颇有为父之风采。”

赵颢已经问明白里面说的神宗哲宗都是谁,听到这里不由撇嘴,“您就是听了那句‘一直以父亲神宗皇帝为榜样’才这麽说。”

苏景殊:……

现在该关注的是这个吗?

凑巧就在现场的章惇也想问,现在该关注的是这个吗?

他觉得他们当年已经很艰难,庆历新政失败後局势愈发艰难,幸好有英宗皇帝力挽狂澜止住事态恶化,不然等着他们的很可能和光幕中说的那样。

里头那个大宋未免太倒霉了。

英宗皇帝压根没提估计寿命不长,神宗皇帝伐夏失败後英年早逝,幼年继位的哲宗皇帝病逝的更早,连着三个有作为的皇帝都栽在寿数上,再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了。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实在不行的话把真宗仁宗的寿数分点给哲宗。

遇到个好皇帝不容易,先遇到再失去的痛苦就更别提了。

虽然他没经历过里头那位章惇经历过的事情,但是短短几句话也是听的他感同身受。

为臣者最痛苦的莫过于明君英年早逝,皇帝撒手人寰,大宋还能好吗?

就算不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数年间帝位频频更替也不是好事。

【哲宗去世时未留下子嗣,皇位继承人理所当然的从他的弟弟中选,继承人要麽立长要麽立嫡,立贤主观性太强,出现乱子的可能性也越大。】

【章惇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和哲宗关系最近的同母弟简王,另一个是同辈中年龄最长的申王,两个人选都很合理,按理说继位者应该就是从这两位中选出来。】

【但是章惇提出来的两个人选都被向太後找借口否定,刚升职成为太後的向太後或许是想找个好拿捏容易操纵的皇帝,于是精心的推出了个新人选——端王赵佶。】

【章惇是什麽反应呢?他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可惜没人听他的。】

赵顼搓搓胳膊,“朕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赵颢小声嘀咕,“我也是。”

朝堂和後宫不一样,太後和宰相意见相左,很明显更应该听宰相的意见。

赵小二这时候不敢说的太明白,且不提章惇宦海沉浮几十年看人的眼光如何,就只一点,他们家皇嫂也不是什麽女中尧舜般的人物啊。

好的,他再和皇嫂说声对不起。

小赵官家把光幕和现实分的很清,里头说的和他们有千丝万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