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雙方之間的會談不怎麼好,但是雙方之間的協議還是很快簽署完成了,匈奴國高層的人能拎得清,在羅剎國的保護之下,他們的日子還能過得很好,如果要是被羅爲民打過來的話,那他們的特權瞬間就消失了,甚至過的還不如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即便是賣國的話,那也必須得讓羅剎國的軍隊過來。
至於吳克善王爺雖然表現的相當強硬,但高層也給他下命令,讓他去給鐵瓦哥多道歉,並且配合鐵瓦哥多將軍率兵前進,一定要在近期之內攻佔賽音山達,以此壓迫羅爲民那邊,然後再讓羅剎國出動外交人員,通過談判解決南方的事情。
當年北洋政府也有一次短暫的高光時刻,可惜後來還是在羅剎國的運作之下,徹底的丟掉了整個外匈奴,所以他們認爲這一次也差不多,因爲現在的龍國人基本上已經接受了這邊獨立的情況,這回之所以打到這邊來,肯定也是想撈點好處,並不是真正的佔據這裏。
至於羅剎國提出的那份協議,匈奴高層也沒有全部同意,他們也考慮了吳克善的建議,所以把裏面的一些條款都做了修改,比方說借款的數目稍微少了點兒,佔領了草場也稍微少了點兒。
羅剎國的人也明白什麼叫做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人家只要是還價就行,最害怕的就是直接倒向羅爲民那邊,不要以爲匈奴國高層沒有這種趨勢,根據他們派出的偵查人員彙報,這裏面還有不少的人有這種想法,他們認爲和內地的那些人以前上百年都是一家,說清楚了不會有太大的災難。
但是和羅剎國的人就不一樣了,自從歸順過來到現在,我們有過一天的好日子嗎?羅剎國除了在這塊土地上奪取他們的物資之外,還幹過什麼正經的事情嗎?
所以羅剎國的高層也不能夠逼得太緊了,如果要是把這些人都給逼到羅爲民那邊去,到時候他們哭都沒地方哭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份協議雙方都讓了一步,以最快的速度簽署完畢了。
鐵瓦哥多接到上面的命令之後,迅速集結起匈奴國內所有的羅剎軍隊,並且在邊境地區調動兩個師又一個獨立旅的兵力,組建了南方遠征軍。
鐵瓦哥多擔任南方遠征軍司令官,吳克善擔任南方遠征軍參謀長,總共擁有羅剎國軍隊八萬四千人,匈奴軍隊四萬人。
當他們宣佈一個月之內要把鐵血軍從匈奴驅逐出去的時候,全世界的目光也聚焦在這裏。
羅爲民這個時候也是非常會玩兒的,馬上就對全世界宣佈,他這是爲了自由而戰,爲了民主而戰,爲了幫助匈奴王國逃脫羅剎國而戰。
本來西方的媒體對這場戰爭關注度不高,大家也只是覺得狗咬狗而已,羅爲民對西方各國的態度也不怎麼樣,但是當西方人聽說羅爲民高調的宣佈爲自由和民主而戰的時候,立馬就感覺不一樣了。
羅剎國和歐美人士格格不入,他們之間的情況不需要別人多說什麼,但是羅剎國也是非常強悍的,普通小國家不敢招惹他,大的國家得考慮半天,所以當羅爲民發出這封電報的時候,世界各國的輿論界就猶如被點燃了一樣。
羅爲民還在報紙上刊登了一下照片,這些照片就是匈奴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慘狀,並且標明瞭這是羅剎國造成的,世界各國的一些愛心人員立馬就坐不住了,開始在報紙上抨擊羅剎國。
羅剎國高層也沒有想到,世界各國竟然被羅爲民給點燃了,他們一直都避免對外國有過分的行動,本以爲匈奴是他們內部的事情,沒想到被羅爲民給利用了,當羅爲民打出爲自由爲民主而戰的時候,羅剎國高層的一些人本能的就緊張起來,西方人最喜歡的就是這些字眼兒。
作爲西方世界的頭號強國,大洋彼岸的花旗國率先做出了迴應,他們認爲羅爲民所做的事情是正義的,並且爲了解放匈奴國民而進行的戰爭,所以他們爲羅爲民提供軍事和經濟支持。
其次做出反應的是歐洲大陸的高爐帝國,他們和羅剎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不好,有人替他們在東方打仗,他們無非也就是掏點錢而已,何樂而不爲呢?
接着溫莎帝國也開始表態……
很快在羅爲民的引導之下,這就變成一種站隊行爲,尤其是西方的一些富裕國家,你們的幾個大哥都表態了,如果要是你們不表態的話,那你們到底是跟着誰混的呢?是不是私底下和羅剎國有來往呢?
當羅爲民在報紙上有意無意的暗指某些國家的時候,這些國家也立刻坐不住了,趕緊給羅爲民打來了幾十萬大洋,多的也有一百多萬的,反正這錢是白來的,羅爲民覺得多少都一樣,只要你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