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鋼(1 / 1)  錦繡大唐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

精華書閣,

生鐵足夠,爐的鐵水還有更大用處。

工匠關上用於澆鑄的溝槽,打開通向炒鐵爐的溝槽,炒鐵爐窩在地平線之下,鐵水便自己流進已然燒了小半個時辰的炒鐵爐。

這種炒鐵爐外觀像個功夫茶的茶杯,但杯底和杯壁是中空的,鐵水裝在杯中,煤炭在杯子底部燃燒,火焰通過拱形茶杯璧,把熱量反射到杯內對鐵水加溫,然後從煙囪抽走。

煙囪根部從爐子延伸出來的那一段,就埋在鐵水流入的溝槽底下,起到預熱鐵水的作用。

加熱爐中鐵水,對入爐溝槽上的鐵水預熱,為吹入底部燃燒室的空氣加溫,火焰一路發揮餘熱,將自己的能量最大化利用,最後才變成一縷煙氣消散在空中……

房俊看著這濃濃煙塵,心底打鼓,不知道會不會把長安變成世界上第一個霧都?

燃料和鐵水完全隔離,就可以使用煤炭了,直接挖出來就用,比需要在窯燒製的木炭成本低多了,反正不和鐵接觸,硫、磷等有害物質不會摻進鐵水。

煤炭可以煉焦,據房俊所知,焦炭煉鐵那才是最正宗的方式,隻不過眼下實在時間緊迫,也顧不得木炭的成本高昂。

此時鐵水經過加熱,已經泛起星星點點的亮光——那是混在鐵水中的細小爐渣……

工匠開動了攪煉設備,爐頂的大圓盤慢慢旋轉,帶動熟鐵棍子在鐵水轉圈攪動,鐵水翻滾,顯然比人力的作用強上百倍。

高爐煉出的生鐵水一經攪動,碳和空氣中的氧在高溫下劇烈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熱,鐵水開了鍋,氣泡咕嘟咕嘟的冒,把爐渣推到爐邊堆積起來。

生鐵熔點比純鐵低,當碳與氧氣結合,生鐵水中的碳含量逐漸降低,它的熔點就逐漸提高,於是炒鐵爐中的鐵水逐漸變得濃稠,由清湯到醬汁,由醬汁到果凍……

最後聚成一個個外形很可愛的鐵團兒,呈熔融狀。

停下攪拌,工匠們用長嘴鉗子夾起一塊鐵團兒,放到鍛錘下麵敲打。

丁丁當當一陣響,鐵團中的碳元素以單質石墨的形式被擠了出來,和內部的細小渣滓、表麵的氧化鐵碎屑一起,因為高溫而在空氣中化作了點點火星。

這個鍛打沒什技術含量,隻是為了除去雜質,工藝非常簡單,就用鉗子夾著在鍛錘下隨便敲打幾下,熟鐵在高溫下很軟,所以造型容易。

挨過敲打的所謂「熟鐵」,其實並不是現代教科書意義上的熟鐵。國際冶金界沒有生、熟鐵這種說法,現代鋼鐵工業上,含碳量小於0.02%的國內稱熟鐵,國外稱純鐵,質地非常柔軟;含碳量在0.02%-2.11%的叫做鋼;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國內稱作生鐵,國外稱鑄鐵。

而在我國民間,以高爐直接從鐵礦石煉出來的稱作生鐵,以經過炒鐵爐或者炒鋼爐炒煉的為「熟鐵」。

這種「熟鐵」的碳含量,和炒煉時間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鐵的碳含量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0.01%-1.5%之間浮動,包含了現代意義上的「純鐵」和「鋼」。

所以古代炒鐵等於炒鋼。

隻不過工藝很難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鐵和中低碳鋼為主,狗屎運能得到一兩塊高碳鋼——那概率和彩票中獎沒差多少……

鋼鐵產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軟,越高則越脆、硬。

中低碳鋼柔軟,用來製作刀劍則不鋒利,古人也把它視作「熟鐵」,隻能製作農具等普通鐵器。隻有高碳鋼的韌性、硬度、強度符合製作武器的需求,那才是「鋼」……

碳含量的高低決定了鋼鐵的軟硬,於是通過被鍛錘敲打時的表現,有經驗的鐵匠能夠分辨哪塊是軟鐵,隻能打製(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緊急通知:精華書閣啟用新地址-,請重新收藏書簽!

為您提供大神公子許的《錦繡大唐》,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二百五十二章精鋼免費.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