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繁文縟節,開門見山道:“儒經,乃是儒家先賢創立修行法門時的經文,中正平和,萬物生靈皆可習得,蘊含的真義便在我身後這面石壁之中。”
“我並未修行,接下來只是我自己的一面之詞,你們可聽可不聽。”
“勞煩孟師。”衆人皆是彎腰作揖,神情恭敬。
“世上求道,三教皆是一般,求一個返璞歸真。”
“我儒脈聖人,以文字根基入道,教化天下,予萬物文字真義,是利天下萬民之事。但同時,也是在無形之中給人間九州設立了一道天然的文字障。”
“世間修士,以文字入道,最終卻又要脫離文字障礙,才能領悟大道運轉真義,儒經便是如此。”
老人身負浩然氣,眼神之中的光芒,中正平和,面對這羣修行界中各洲各域的修行種子,毫無異樣,就像是在尋常的講課。
他隨手指了指身後石壁,“身後寥寥五百三十六字,便是儒經之上的全部內容,並未被我儒家聖人賦予真義,流於大道痕跡本身,每一字都蘊含有一種神通術法,你們自行感悟,強求不得。”
有人震驚問道:“一共有五百三十六種神通?”
“五百三十六子,五百三十六個本命之字,皆蘊含有神通,非我儒修,尋常人領悟其一便算有緣。”他揮了揮手,“去吧,切莫有貪念,否則被大道文字所傷神魂,無法根治。”
“儒經果然深不可測,一門修行功法竟然就涵蓋有如此多的神通....”
王小明心中也是訝異,他走向一處石壁下方,雙眼之中火焰流動,催動破妄金眸看去。
此刻視線中那些不知含義的字變了,宛如一道道流動的軌跡,並沒有被那些筆劃所束縛,飄渺不定,捉摸不透。
“大巧若拙....”王小明喃喃道。
這時的他彷彿一個人身處無垠的虛空之中,只能感覺到自身的渺小和脆弱,面對那些星空之中偶爾閃過的流星,可見不可求,無法抓在手中。
他反覆的去嘗試抓住那些軌跡,不知過了多久,當他回過神來時,就發現已經到了深夜。
一輪圓月當空,皎潔而明亮,月輝傾灑在這片崖畔,空氣間彷彿如籠罩着一層淡淡薄紗,虛幻而又飄渺。
人走了一些,還有一些人靜靜的在此處看着。
最爲矚目的還是石壁最前方的那個白衣年輕男子,雙手負後,背部如山峯般筆直。
葉成仙。
當今中神州地界之中聲勢最旺的年輕天才,不到二十年的金丹境,破掉了明面上修行界以來最快的記錄,被世人稱爲有望下一個陳玄殷。
據說這一代的神宗會天榜,他很有希望佔據前三。
我二十歲好像是在練氣境.....王小明酸酸的看了一眼,此人年紀輕輕便丰神如玉,射華內斂,側臉在月光照耀下幽靜而完美,此刻望着石壁,眼神之中沒有少年意氣,反而帶着一絲彷彿化解不掉的沉默憂愁。
“這小子早戀了吧?”王小明心想,然後收回了目光,繼續鑽研着石壁上的內容。
接下來的時間,在場的年輕人幾乎都沉浸到了對石壁文字的感悟之中,廢寢忘食,一坐便是數月之久。
隨着時間的流逝,突然,某日異變驟然升起。
石壁之上,某個不知含義的文字大放光明,金光大漲,將整座山崖石壁都給籠罩了。
那一刻,所有人都聽到了一股奇特的聲音,那道文字之中彷彿有遠古聖賢在其中誦經,虛空之中轟鳴作響,無與倫比的浩然氣流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