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文華殿。
宮人引着蘇有民三人來到蘇家的位置上,剛坐下,蘇昭昭便迫不及待地打量着四周。
殿內最前方是帝后的位置,左邊是太后,而右邊是太子,再往下則是各個皇子以及三公等依次往下排,而蘇家的位置在稍微靠後方的地方。
既能看清楚全場,又不會引人注目,剛好適合蘇昭昭喫瓜。
只不過現在只來了零零散散的幾個人,但凡叫得上名字的朝臣都還沒有出現。
很快,宮女太監送來點心和瓜果。
蘇老太擔心蘇昭昭餓着,便拿了一塊綠豆糕給她墊墊肚子。
剛吃了兩口,宮人引着鄭老夫人和鄭文秀進來。
好巧不巧,鄭家的位置正好在蘇家的旁邊。
鄭老夫人剛入座,便迫不及待地和蘇老太寒暄道:“老姐姐,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你,我前些日子給你下帖,你都說沒空。”
“不好意思啊,這些日子家裏忙,我也是實在騰不出手。”蘇老太滿臉歉意道。
前些日子養雞場和養豬場和御膳房簽了協議,以後宮裏的雞和豬都由蘇家提供。
加上京城裏的酒樓衆多,大部分都是和蘇家合作,導致這些日子以來,雞和豬供不應求。
蘇老太每天忙着不是擴大養雞場和養豬場,就是找優質的雞種和豬種配種。
另外養鴨場在十天前蓋好了,蘇老太一邊要養鴨,一邊還要試着培育出新鴨種,整日忙的暈頭轉向。
如果可以,蘇老太都想把自己劈成兩半用。
蘇家這些事在京城都不是祕密,所以鄭老夫人一聽便懂了。
“老姐姐,你現在是陛下親封的一品安遠侯夫人,哪還能親自去養雞,這些事就交給下人打理。要是你沒有適合的人,我倒是可以給你介紹幾個。”鄭老夫人真心實意道。
蘇老太笑着感激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這些事我做習慣了,整天悶在家裏也無趣,還不如繼續做着。”
“在家無趣就給自己找樂子,你這又是養雞又是養豬的,可別把身體熬壞了。”鄭老夫人勸阻道。
“這些我都試過,不過都不適合我。”蘇老太笑着搖頭道。
之前養雞場還沒有蓋好的時候,蘇老太在家裏閒得無聊,家裏的下人便提議去喝茶聽戲,再不濟還可以去禮佛。
蘇老太試了兩天,別說茶水了,就連戲都沒有聽進去多少,禮佛就更不用說了。
自從在蘇昭昭心聲裏得知世上沒有神仙后,蘇老太對求神拜佛的事就看淡了。
遇到寺廟會去拜一拜,但整日在家唸經拜佛她是真不行,有這個閒工夫,她還不如多培育兩隻小雞呢。
所以經歷這些事後,她現在最佩服的就是鄭老夫人這些官夫人們。
喝茶看戲幾十年,她們都不帶膩的!
鄭老夫人:有沒有可能我們也膩,所以宴會纔會那麼多!
鄭老夫人在心底無聲地嘆息一聲,羨慕蘇老太可以不顧別人的目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這麼多年以來,她都忘記自己喜歡什麼了。
在兩人聊天的同時,旁邊的蘇昭昭和鄭文秀也聊起來。
不過是鄭文秀邊投喂邊問好不好喫,蘇昭昭除了喫,就是回一個好喫。
又過了一會兒,蘇昭昭肚子都喫飽了,宴會總算開始了。
等皇親國戚們和朝臣到了之後,帝后、太后才姍姍來遲。
簡單行禮過後,明帝便免了衆人的禮。
明帝說了幾句場面話後,宮宴正式開始。
宮人們端着珍饈美味魚貫而入,接着一羣舞姬翩然而至,隨着音樂翩翩起舞。
很快,現場的氣氛被點燃,朝臣們開始推杯換盞,就連蘇有民,也被旁邊的人敬了幾杯酒。
不多時,一舞終了。
江連英拍了拍手,舞姬們行了一禮後退下。
百官知道這是明帝有話要說,於是一個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正襟危坐。
見殿內安靜下來,明帝威嚴的聲音響起。
“諸位愛卿,今日是端午時節,本該是舉國歡慶的日子。但是幾日前原州出現洪澇,致使數十萬百姓受災,三萬百姓無家可歸。朕已經派人開倉賑災,但無奈國庫空虛,幾日下來災情越發嚴重。朕身爲天子,眼睜睜看着百姓受苦實在是寢食難安,不知諸位愛卿有何良計解決此事?”
不等朝臣說話,鄭文昌率先走到大殿中央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