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會兒《蛤蟆先生看心理醫生》看不懂了。就是他去看醫生,然後醫生和他溝通適應性兒童。比如父母是怎麼樣的?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家人。爺爺奶奶,他們的觀點不一致。他說東邊好,她說西邊好,然後就讓我判斷,我一般覺得爺爺的觀點好,但是選擇了爺爺的觀點奶奶會不開心,選擇了奶奶的觀點爺爺會不開心,總之就是很奇怪。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後面的話,就選擇了逃避,逃避面對問題,懶得去想,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慢慢的很呆的感覺,反正好聽話,他們怎麼說都聽話。因爲都是自己愛的人,怎麼選都傷心,還不如不選擇。後面看的話想到了兩個人,兩個人都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是性格不一樣。都聰明。都熱愛運動只是看起來性格不一樣。一個看起來弱弱的,一個看起來更強大一點。後面的話,不喜歡,因爲都喜歡欣賞不佔有,一個是感覺像朋友一樣,一個是感覺自己有心理依賴但是自己心裏又不想依賴的感覺反正很奇怪的感覺。所以都不喜歡。我後面又面對了這種奇怪的處境,而我只想逃避。我覺得我有毛病。後面一直也沒有想清楚是什麼?
後面好像看到了灰色的靈魂不知道是什麼?像一個老爺爺一樣,周圍是流動的灰色液體,他好像就在我的眼前一樣的空間,只是不是現實空間,像精神空間一樣。不知道他是什麼。只看到一個腦袋。後面的話就感覺到了一陣精神霧氣,那個霧氣一來,我就看不進這本書了。可能我潛意識不想學心理學,也不想治好我自己。爲什麼呢?爲什麼要自我懲罰呢?
適應性兒童,我們有時候會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因爲我們那個時候很弱小,只能把心理的情緒壓制起來,然後又不想發泄出來,看起來不動聲色,實際上翻江倒海,毀天滅地。而我並沒有這種感受,所以我的感受還不是這個層面,我的在潛意識。憤怒的情緒讓我啥也不想幹只想躺着。這是我對我自己的精神分析。
後面的話,我想到了我的家婆把一副牌丟掉了,這是我買的,其實我不知道怎麼用,用來記數字的牌,盧菲菲的那本書裏的,我看着她說沒用要丟了,我呆了一會兒。後面的夢境裏好傷心,還想把牌買回來。就像我老公把我的帽子丟了,我又買了一模一樣的一樣。
今天看了一集《三國演義》第一集。我很少看這部電視劇,以前是看不懂,感覺太深奧了,複雜,然後都是權力的爭奪。然後今天去看,覺得很好看。一開始就講了皇帝太小,宦官當道,黃巾起義,羣雄涿鹿。然後就是劉備張飛關羽的出場,關羽的那段話好好呀,可惜我記不下來,讓我感覺到了文學的魅力,而我只能像張飛一樣說俺也一樣。後面的就是張飛資助劉備招兵買馬不斷訓練的事。真的好意外,我一直以爲張飛是一個農民之類的,因爲電視劇裏他看起來非常的粗狂豁達,說話有的時候意氣用事,凡事萬一惹惱了馬上就想動手的那種,性子急,有的時候我的脾氣也是如此,但是沒想到他頗有家資,他會是投資人。然後就是桃園三結義,我覺的動漫裏的更有意境,電視劇的感覺我沒感受到情深義厚的感覺也有可能我白天看所以沒感覺,要晚上看才更有感覺也有可能男人這種直腸子不需要太多的奇奇怪怪的搭配只需要意氣相投其實就足以定下生死之交後面就是董卓丟盔卸甲的場合,董卓的樣子也是好負面啊,然後就是劉備當縣令被一個小領導要錢的事,後面劉備兩袖清風所以沒有給他錢,然後他就張貼告示希望老百姓告劉備的狀,結果沒有一個百姓告狀,然後那個小領導就把百姓抓的去打板子,後來張飛就抓着這個小領導去抽。然後劉備就離開了這個縣,官印交回了小領導的手中。還是要自己去看,才能感受到。但是我現在沒有什麼感悟。並不能有源源不斷的思路。我也不知道爲什麼?
後面就是洗衣服,整理陽臺,擦玻璃,洗襪子等之類的家務。我今天休息窩了很久的被窩,一個上午都在刷視頻。昨天晚上也在刷視頻。看電視,《一吻傾城》,看完了好幾部小甜劇,發現我的口味變了,開始喜歡複雜的內容看了,所以看了三國,還好能看進去,內心沒有之前一看到這個電視就很煩躁的感覺。可能我真的在成長吧!可能我變老了,也有可能我受老師的影響喜歡各種歷史上有名的人,前段時間她講了和珅的故事,和珅以前很慘,後面他成長爲御前侍衛,以前看過一點和珅的故事,他精通四國語言,智商好高。後面我就沒有看他的故事了,最近又看了一段王陽明的故事,龍場悟道之類的,心學,可是看的還是雲裏霧裏,根本不知道心神合一是啥意思?不太懂,王陽明的故事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我看不懂。這讓我想到了蘇軾,他被貶了很遠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