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淞滬會戰,情況就變得截然不同。
首先,日軍對淞滬警備總團這個對手已經有了充分的認知。
其次,日軍對淞滬這個戰場也有了初步評估。
最後,這次的日軍指揮官前田利為足夠謹慎。
綜合以上三點,就可以基本上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再想出奇製勝已經不可能,強行用計說不定反而會弄巧成拙。
所以現在,也包括以後,最穩妥最有效的戰術就是拚消耗!
不管怎樣,淞滬警備總團都占據著主場之利,是防禦一方,日軍則是進攻一方,而巷戰又是天然有利於防禦一方。
所以隻要不出大的紕漏,拚消耗到最後,日軍的損失肯定會遠遠大過國軍,這是毫無疑問的。
至於單憑淞滬一城一地,能拚到什程度?嚴峻也不確定。
但是有一點卻可以確定。
那就是日軍要想再一次戰領淞滬,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遠遠超過他們的想象極限。
反正嚴峻覺得,小日本肯定出不起這高的價格。
“戰爭的本質是拚消耗?”
謝晉元和文韜若有所思。
“對。”嚴峻沉聲說道,“戰爭的本質就是拚消耗,拚人力拚後勤,拚雙方將士的精神意誌!拚兩個國家兩個民族對犧牲或者說死亡的耐受力,誰能夠挺到最後,誰就成為贏家!”
“我相信中華民族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李當歸沉聲道。
“對。”嚴峻點點頭說,“中華民族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不光是這一次戰爭,還有之後的許多次戰爭,自古以為我們中華民族就一直是贏家,哪怕偶爾輸一次,也能很快就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