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瑤問到:“她有拿回來什麼東西,或者說喫過什麼嗎?”
趙澤搖搖頭:“她出去的時間不長,也沒見她帶什麼東西回來,不過也可能有所隱瞞。”
寧瑤明白了,現在要等趙心醒了才能知道。
“令嬡是寒氣入體,侵入肺腑,再加上久未就醫,病情越來越嚴重,需要精心調養纔行!我這有一味藥,可以加快她恢復,只是這藥稀有……”
“我明白!只要能治好心兒,我願用重禮感謝。”
寧瑤將藥丸拿出來,一粒餵給趙心,剩下的交給趙澤。
“一天一粒,七日後方可痊癒,剩下的就需要精心養着了,不出一個月令嬡必然康復。”
眼見剛剛喫下藥丸的趙心不怎麼咳嗽,呼吸也順暢許多,趙澤驚喜。
他一拍手,門外的小廝擡進來兩個筐子。
“災年之際,金錢沒多大用處,我趙家還算有點實力,這兩筐糧食算是我給姑娘的謝禮,稍後我會讓趙坤派人護送姑娘出城!”
用糧食當謝禮,確實算得上重禮了,寧瑤表示自己很滿意。
“多謝趙老爺,小女子還有一事請教。”
“姑娘但說無妨。”
“松陽城繁華無雙,這城裏看似空蕩,實則留下來的人不少吧?”
趙澤瞭然一笑:“姑娘既然問了,我也不藏着掖着,松陽人口十幾萬,各家昔日累積下來的東西不少,況且只是天災,又不是朝代更迭需要打仗的亂世,背井離鄉的只有無糧可喫的百姓,而對於我們這種大家族,則幾乎沒什麼影響。”
趙澤說的輕鬆,一臉理所當然。
“既然各家有實力,趙老爺爲何不組織大家開倉放糧,賑災濟民?”
趙澤臉上的笑意淡了許多:“姑娘如何得知我們沒做?當日城內以我趙家爲首,聯合各大家族整整施粥三個月,都沒等到朝廷的一粒米,既然朝廷都撒手不管的事情,我們爲何要多管閒事?”
寧瑤啞然:“是我想差了。”
朝廷分崩離析,張家和各方勢力斗的你死我活,哪裏還有閒心關注民生。
趙澤他們確實沒有理由多管閒事。
“姑娘想的也沒錯,讓我們賑災不是不可以,但起碼要朝廷有個態度,據我所知,朝野都不安定,姑娘可有喫到一口朝廷的賑災糧食?”
趙澤或是覺得自己說的太多,連忙轉移了話題:“無論如何,今日還是要感謝姑娘。”
“我看病,你付診金,咱們銀貨兩訖,談不上感謝。”
寧瑤帶上自己的“診金”,在趙坤的護送下出了城。
此時已經臨近午時,寧文逸一行人出城以後,就在城外不遠處等着。
見寧瑤騎馬而來,忐忑不安的心終於放下了。
“你沒事吧瑤瑤?”
寧瑤翻身下馬:“爹,我沒事,這是趙老爺給的診金,你收起來。”
寧文逸上前一看:“嚯!誰家診金給這兩筐大米啊!不過倒是挺實用的。”
沈巍上前:“大侄女,你說是趙家?”
寧瑤點點頭:“伯父您認識?”
“若是我猜得沒錯的話,應該是松陽城主。”
“城主?那也太小氣了,纔給兩筐米!”寧文逸低估。
沈巍搖搖頭:“你懂什麼,這災年糧食有多重要,況且這松陽城在災後連續施粥三個月,對百姓算是仁至義盡了。”
“你如何得知?”寧文逸問道。
“我如何得知?那松陽上報求援的奏摺堆得快跟你一樣高了,你說我如何得知?”
寧瑤問道:“伯父既然看到了,爲何沒管?”
沈巍嘆口氣:“我也是後來進宮才知道這件事,先前張家把持朝政,哪裏肯讓我這個攝政親王知道?”
張家作惡多端,寧瑤有些後悔沒殺他們。
不過張皇后死,張丞相癱,張家的氣數怕是在這次旱災以後就盡了。
“不說他們了,我們快點趕路吧,出了城進山就很快了,要趕在天黑之前找到落腳地。”
前面路過平陽城和宣城都是繞着走,並沒有進到城裏。
這次路過鬆陽城,讓寧瑤知道,不管大小城池應該留的都有人。
畢竟不是誰都跟她一樣,有寶貝加持,可以帶走累積幾代的財富。
一行人根據林青嵐的指路,來到了他們兄妹之前所在的村子裏。
“能住人,先住一夜,明天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