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瓊沒有挑明說,只是說道:“你們幾個日後就去少夫人的院子裏伺候着,想必你們先前的主子也說了,少夫人如今有孕快八個多月,再有不到兩月便要臨產,你們可要好生伺候着!”
幾人異口同聲道:“是,奴婢(奴才)明白!”
寧瑤對邊上的小丫頭吩咐道:“領他們去棲子苑,就說是王爺送來伺候少夫人的。”
“奴婢明白!”
端親王府的人跟着去了棲子苑。
寧瓊這才翻看剩下的信,這一看她便變了臉色。
拿着信紙的手忍不住的抖動,是沈策寫的。
寧瓊第一反應是想撕了信,但不知道爲何還是忍住了。
信紙展開,上面是熟悉的字跡。
寧瓊的心顫了顫,一字一句的看了下去。
看完以後,寧瓊一個人呆坐了很久。
沈策在信中沒有說別的,只清楚的交代了張家、林家的下場。
以及這次送來的罪奴都是些什麼身份。
信中用字用詞規規矩矩,無分毫越矩的行爲。
寧瓊心中生出淡淡的惆悵,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末了搖了搖頭,將腦子裏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甩了出去,開始着手安排其他人。
很快幾個主子院裏都增添了人手,剩下的人都分去了其他院子裏。
整個寧家莊園終於看起來,有些人氣了。
不過對於千畝莊園來說,百十來個下人還是不夠。
最起碼莊園裏的日常事務,需要有足夠的人手來打理。
寧瓊將莊園裏還需要的人手一一記下來,交給人牙子。
並囑咐他,若是有合適人,依舊送過來。
寧瑤帶着芷蘭去了小涼山,如今的小涼山不似先前那麼荒涼。
在最大程度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寧瑤讓人進行了二次改造。
如今的小涼山儼然成了一座私人山莊的樣子。
青石板的臺階,從山地一直鋪到山頂,各種果樹、名貴樹木全部都已經種下。
每隔幾百米都會有涼亭,歇腳的地方,是一個日常遊玩,踏青的好去處。
如今工人們的活計還沒有做完,之前寧瑤要求的將整個小涼山和萬畝良田全部圍起來。
到現在爲止也才完成了一半,小涼山的部分已經做完了,剩下就是萬畝良田。
寧瑤將這事兒全部交給了寧朗,她自己只需要每個月聽一次進度就行了。
這天寧瑤又在祕境裏煉製了一些丹藥,這次主攻的是一些婦人所需要的藥丸。
這種藥丸和丹藥不一樣,只是尋常用來治病的藥丸。
不過濃縮了藥材的精華,會比一般湯藥藥效更好。
打算派人跟往常一樣送到鋪子裏,不固定她突然想自己去看看。
寧家在黎城也有一處藥鋪的,早在憑欄樓開業之前,藥鋪就已經開業了。
藥鋪除了前頭的鋪子,還帶個不小的院落,存放了不少藥材。
藥材無法當飯喫,所以安全的度過了旱災時期。
原先有些藥材,開店的時候也沒那麼麻煩。
招了兩名坐診大夫,四個抓藥的夥計,兩個整理藥材的夥計,還有兩個負責日常灑掃的夥計。
寧瑤會不定時送些成品藥丸過來,據說買的極好。
八月的天氣極熱,藥鋪里人都多了不少,長隊都排到鋪子外頭去了。
寧瑤來的時候便看到這樣一幕,她皺眉走進店裏。
抓藥的一個夥計眼尖的看見了跟在她身邊的芷蘭,連忙將兩人迎進後院。
芷蘭擺擺手:“你忙去吧,我們進去。”
寧瑤回頭吩咐道:“在門口撐個棚子,熬些祛暑的湯藥,給不管是來抓藥看病的,還是路過的人都喝一碗。”
“人手不夠就僱幾個短工,做完這幾個月,待天氣不熱了,把棚子撤了就行。”
夥計連連點頭:“小的明白,小的這就去找人。”
寧瑤領着芷蘭進了後院。
“樓老大夫,小姐過來了。”
一個頭發胡須都花白的老者從放藥的倉庫裏走出來。
“見過小姐,不知小姐今日過來有何事?”
藥鋪裏說是兩個坐診大夫,其實正兒八經的坐診大夫也就一個。
當初寧瑤找坐診大夫的時候,恰好這樓老大夫帶着唯一的孫女揭了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