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個膽子,如今陛下病重已是事實,各種風言風語,朝野早已傳遍!諸位要麼找出兇手,要麼治好陛下的病症,要麼去穩住那些流言,在這爭論不止,毫無異樣!”
說話的人是蕭後的父親,護國大將軍齊毅。
縱然年逾六十,依舊是精神抖擻,不怒自威。
他一開口,方纔還在爭執的人頓時啞了聲音。
齊毅說的那些,就沒人能做到。
蕭後聽了半天,面上也不見分毫情緒。
“以父親之見,該當如何?”
齊毅看向上位的蕭後:“啓稟娘娘,陛下的病症來的蹊蹺,老臣認爲,查清緣由和治療病症的同時,也該選擇一位皇子出來監國!”
“陛下病重,但朝廷不能亂,日常事務還需有序進行!”
蕭後把玩着長長的甲套,問道:“如今陛下有三子,長子元懷,次子元亦,三子元思。”
“元懷是姜貴妃之子,也是庶長子,元亦是本宮的兒子,是嫡次子,三子梅嬪的兒子,如今纔不過十歲。”
“能擔任監國的只有元懷和元亦,我朝自古以來重視長子,看來這監國之任只能交給元懷了,只是……”
蕭後故作苦惱的說道:“只是,元懷如今不在宮內,且上一次他回宮還和陛下大吵一架,父子二人的關係實在是不好說,現在又離開宮,有些不太合適監國。”
蕭後把話遞了出來,立馬就有人上趕着拍馬屁:“娘娘顧慮太多,依臣之見,大皇子固然爲皇長子,但論身份,無論是姜貴妃還是大皇子本身,卻是比不上二皇子的。”
“微臣也以爲,姜貴妃不是我國人,一個外來妃嬪的兒子如何能擔當大任?”
“大皇子不似二皇子,有嫡出的身份,還有大將軍這樣位高權重的外祖家,要說誰更合適,那無疑是二皇子更合適!”
“臣提議,不如讓二皇子監國!”
“臣附議!”
蕭後嘴角微微上揚,面上一片苦惱:“諸位說的有道理,但監國一事實在是責任重大,本宮還得好好想想纔行!”
“本宮乏了,你們且先退下吧!”
待大殿內的人走完,蕭後才恢復原本的樣子。
她一臉焦急的看向齊毅:“父親,陛下這病來的實在是蹊蹺,女兒說句大不敬的話,若他就這麼走了,連道立儲的聖旨都沒有,亦兒的太子之位可怎麼辦啊!”
齊毅轉身坐下:“娘娘莫急,你是中宮皇后,又有嫡子,即便姜貴妃有庶長子又如何?”
“再說了,姜貴妃是何等的厭棄這個兒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大皇子和陛下關係勢同水火,朝野上下人盡皆知,陛下能將皇位傳給他纔怪!”
父親齊毅的這番話,多少讓蕭後有些安心,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監國的事情。
齊毅道:“娘娘放心,亦兒監國這事,交給老臣來辦。”
第二日宮內便傳出消息,說陛下曾留下口諭,若有需要,則讓二皇子監國。
其實這口諭是真是假都不得而知,況且大臣們也不會糾結這件事的真假。
陛下病倒,如今夏國朝堂儼然是蕭後的一言堂。
有護國大將軍齊毅的支持,誰敢不聽?
夏國皇宮深處,一座特異的三層宮殿聳立着。
宮殿異常華麗,然後華麗中夾雜着絲絲荒涼。
“娘娘,陛下病重,二皇子監國了。”
姜貴妃正閉着眼睛打坐,對於婢女的話絲毫未動。
奴婢見狀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然後退出去。
殿門關上,室內又恢復了一片寂靜。
另一處宮殿內,十歲的三皇子正在練字。
梅嬪聽着下人的稟報,好看的眉間露出一絲擔憂。
“姜貴妃那邊有動靜嗎?”
婢女搖搖頭:“沒有。”
“罷了,這些事情我們不參與,關好宮門,對外宣佈,即日起本宮將閉門不出,喫齋唸佛,爲陛下祈福。”
“奴婢明白!”
蕭後這邊聽到這兩處的反應,有些嗤之以鼻。
“梅嬪是個沒用的,她願意祈福就讓她祈吧。”
“至於姜貴妃那邊盯緊了,別讓她有機會接觸到陛下!”
“奴才明白!”
夏國新蕭皇病倒,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紛紛都在猜測,蕭皇若是駕崩,二皇子是否直接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