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晚禾買了同一小區的兩套商品房,準備給二哥和三哥一人一套。
然後她又在滬城思南路買了一套洋房,這套房子她打算明年給盛桂麗和陸衛東搬過來住。
再等幾年她打算再另買一套自己和傅家合住。
有錢真好,給愛的人一擲千金的感覺也真好。
但……陸晚禾覺得自己還沒有足夠有錢,如今手下的生意都要迅速擴張,正是用錢的時候。
傅家合的物流生意就比較燒錢,如今市場開放商品開始各地流轉,正是搶佔市場份額的好時機。
他們目前從廣州到哈市打通了一條物流線路。
陸晚禾又投資建了幾個中轉站,如今還沒有計算機和各種系統軟件,她只能人爲建立了一套物流配送表格。
讓所有的貨物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運送到指定地點。
卡車是重資產投資,回報率雖然高,但投資回收期長。
可陸晚禾覺得這條產業必須重點培育,自家的其他產業也需要物流支持。
商貿店傅家合從南到北已經開了20多家。
除了滬城和甬寧縣,其他地方的商貿店他們都是租賃的商鋪。
如今這個年代,商鋪租金成本的佔比很低,資金現在壓在房產上沒必要。
服裝店陸晚禾也開了10幾家,現在市場火熱,她走批發、零售利潤很豐厚。
等再過幾年,她就打算去周邊建廠做自主品牌。
除了這些陸晚禾還打算做一個新的產業,那就是電器零售。
過去電器一票難求,如今放開市場需求巨大,而且電器零售的利潤也高。
陸晚禾盯上了這個產業,有人也跟她思路相同。
那就是陸明揚。
甬寧縣兩個服裝零售店鋪雖然都給了陸明揚,但他總覺得自己這是沾了妹妹和老婆的光。
不光他這麼想,盛桂麗也總在他面前唸叨,讓他平時上點心,別把人家好不容易打拼出來的店鋪給弄黃了。
小麥不過問家裏的資金,店鋪的盈利都歸陸明揚。
陸明揚拿着這些錢總想自己悶頭做些什麼。
他想來想去就看中了電器零售。
其實也不是他看中的,是有人“勾搭”的。
80年代改革開放的浪潮帶來了無限生機,可與此同時市場也變得魚龍混雜,滋生出了很多騙子。
陳芝華就是其中一個。
她在陸晚禾的店鋪那兒受了刺激以後,就無法再安心打工。
她買了火車票,輾轉去了廣州。
那個年代廣州更爲活躍,到處都是戴着墨鏡穿着喇叭褲的潮男潮女。
陳芝華在那裏還沒琢磨出什麼正道生意,先跟騙子陰差陽錯地結了緣。
陳芝華膽子大、夠沉穩,不知怎麼跟騙子的頭目很投緣,覺得她是個幹大事的人。
刀哥喝着酒道:“妹子,如今這些行騙的招數在廣州這片已經不好做了。哥就靠你給我再闖出一片天。”
陳芝華只有兩個目標:賺錢、報仇,兩個目標結合在一起,讓她回甬寧後鎖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陸明揚。
此時的陸明揚在甬寧縣各種招搖,他就像地主家的傻兒子一樣,是很多人眼中盯着的一塊肥肉。
大家都想辦法從他身上刮油。
陸明揚還覺得挺美,他隨便一招呼就有一羣朋友到場,朋友又引薦新朋友加入,他的隊伍也就越來越壯大。
這天酒局上有人介紹了一個廣州回來的朋友阿茂,這人一來就跟陸明揚套近乎。
有天酒過三巡,他就跟陸明揚介紹了一個生意。
陸明揚頭暈得很,但他第二天起來還是記得阿茂說的電器倒賣。
他一想,這生意不比賣衣服更體面更賺錢?
他清醒了一下就去找了那個阿茂。
阿茂說得特真誠,說他在廣州認識一個香港人,手上剛好有一批電視機,錯過了就沒有了。
陸明揚一拍桌子:“既然人在這兒,你馬上帶我去見啊。”
阿茂在定好的包廂裏將陸明揚引薦給了香港人。
“林老闆,這就是我跟你說的陸老闆,他在甬寧有兩個服裝店鋪。”
陸明揚主動伸出手,但林老闆眼皮都不擡一下:“阿茂啊,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我的生意跟那些小打小鬧的不同,一般人可喫不下我的貨。”
陸明揚聽對方講完這一口不利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