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見衆生,見衆神,見真我,我即神!(求訂閱)
國術武道之路,見神爲終。
打破虛空可以見神!
這裏的打破虛空,不是空間,而是打破人體極限!
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有着自己的一層胎膜覆蓋,將所有的風景,所有的景象都濃縮在這個世界裏面。
你所見,皆是表象,只有打破這層壁壘,才能得見真我,窺見小宇宙之外的風景。
這就是見神!
自古以來,見神者本就是少數,甚至武術的發展歷程,到了現在纔是真正的黃金時代!
古武,脫胎於戰場殺伐之術,因此,武術傳言:是殺人技!
尋常小兵習武,殺人,養心中殺意。
將軍元帥,則是養心中大勢,拳法也多是以施壓人,往往一拳轟出,攜帶着三軍大勢,攝人心魄。
而到了坐金鑾的地步,代表性的人物則是趙匡義這位宋太祖,一手太祖長拳之中的坐金鑾,便是養勢之法。
一拳,便是整個天下!
這也是爲何,衆多達到了化勁丹勁之上的人物,從來都不拜關公的原因。
關羽,雖是武聖,但是並不算武聖,有勇無謀,只能算是絕強武者。
真正的武聖,從始至終,只有嶽武穆!
傳言,這形意拳的祖師就是嶽武穆!
到了高層次的武者,都是修心,修身,身懷國家大勢,才能成氣候。
不論是郭雲深,還是孫祿堂,又或者是董海川以及李書文,都是曾經擔任過禁軍教頭的人物。
心中存國!
國術,先國後術!
……
擂臺之上,勁風肆意流轉,一層層的朝着木板上颳去,掀起的木屑漫天飛舞。
五人身形變幻,只留下一道道殘影。
不過是一個四米的擂臺,此刻在五人的眼中就是廣闊的天地。
拳無盡,意無盡!
一拳一劍之間,牽連而出的都是各自心中意,這就是拳法的境界。
有習武之人,窺見真神,面色癲狂,似有所悟。
尋常之人,只會絕得,這還是武術嗎?
莫不是仙人做法?
虛空雷鳴陣陣,狂風呼嘯,身形在虛空騰挪演武。
不似仙人,卻勝似仙人。
萬宇後腦勁風颳來,只感覺頭皮都被削去三分,連忙低頭,後腿朝天。
砰!
董海川手臂與萬宇後腿相撞,借力一擡,已然是朝着孫祿堂喉嚨而去。
插手之間,五人混戰,沒有什麼隊友,全部都是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
直抒胸臆,只要這一時的痛快。
慢慢的,萬宇發現一個問題。
不論是李書文,還是董海川,又或者是孫祿堂,三人出手,混元天成!
一招一式信手拈來,卻又看不透,下一手,下一拳的落點如何。
李小龍曾經提出的截拳道,目光落在你身上,就如同是上帝視角,你要出拳,我先打你的手,伱出腿,我先打你的腿。
但是,拿到這裏,完全是沒用的。
人家手臂一挺,你說是出拳還是出刀?
伸手格擋,下一秒五指如刀直入,小命不保。
一手擡起,有太多的變化在其中,渾身任何一處,全部都能作爲攻擊人的武器。
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萬般拳法,皆在心中。
一手,一腳,勁力可隨意轉換,沒有任何的阻礙。
這就是見神!
萬宇雖然是見神之下最頂尖的,但是眼下也做不到這種情況。
勁力炸裂,本以爲是崩拳,他又能化作鑽拳,這兩種招式之間勁力變化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見神能做到須臾之間變化,讓你防不勝防。
更多的時候,只能依靠經驗去打,甚至只能被動挨打防守。
因此,這越打,萬宇是覺得越難受!
自己的拳法水平攻勢,被壓制的動彈不得,每每擡手,便有拳腳落下,被破格擋,依着強悍的體魄去硬抗。
萬宇尚且如此,那郭雲深呢?
此時的郭雲深也是有苦說不出,自己一身拳法當世絕頂。
但是,眼下被壓制的,心中一股火發不出來,拳腳之間,也慢慢的變得散亂無比。
甚至慢慢的四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