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62章 爲去文藝宣傳隊鋪墊(1 / 2)  被全家當保姆,我拿走戶口嫁首富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平時步行來縣城需要四個多小時,坐上手扶拖拉機也需要一個多小時。

途中,王玉青也沒有閒着,而是拿出一部分牛皮紙開始摺疊成筒狀,爲了方便裝田螺,總不能讓客人用手捧着吧?

陳蛾和雷勇霞連誇她手巧,兩個人也幫着忙,結果總是折不好,還弄破損了幾張,她們挺不好意思的。

王玉青還問她們怎麼認盤秤,兩個人都很熱情地教她怎麼認。

雷勇霞實在閒着無聊就開始唱歌,唱的是山歌,她剛吆喝了一嗓子,陳蛾就嫌棄道:“別唱了,要死人,跟牛叫一樣。”

雷勇霞不樂意:“那你行,你唱啊?”

陳蛾超自信的飆了個高音:“唱支山歌給黨聽,把黨來比母親……”

這一嗓子差點沒把王玉青給送走,她只是笑笑,而旁邊的雷勇霞已經笑趴下:“你這破鑼嗓子五音不全,還說我呢,不知道的還以爲後面有幾條狗在咬你呢……”

最後兩個人都問王玉青會不會唱歌。

這一問,問到王玉青的強項了,她挑了一首適合這個年代的民間歌曲,清了清嗓子,開始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注: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

她的聲音委婉柔美,感情流暢細膩,還有自己的獨特音色,唱出這個年代滿滿的民族濃郁韻味。

陳蛾和雷勇霞聽得又享受又入心,兩個人讚不絕口,還說她唱得跟唱片裏面的歌手一樣好聽。

陳蛾突然想起一件事,認真的說:“我記得上個月主任不是召集大家開會嗎?說國家指示每個公社下的大隊必須組建一支革命文藝宣傳隊,隊員從大隊社員裏挑選一些愛好說唱的青年男女,然後去各個大隊巡迴演出,包喫包住,還可以拿工分呢。”

她又說:“不過後面也沒落實下來,要是落實下來,玉青啊你可以去呢,你長得俊唱歌這麼好聽,肯定能選上,到時候去其餘大隊表演,還能爲咱們大隊爭光呢。”

雷勇霞也很來勁:“對啊,我們隔壁的那個羊村公社,他們每個大隊都有宣傳隊,可眼饞死我們了,就我們公社沒得,年年不是上工就是下工枯燥得很,人家公社的社員過年過節哪怕平時都有節目看。”

“就是我堂姐的男人的姑姑的女兒的隔壁的小女兒,沒你俊沒你唱歌好聽,人家還是文藝宣傳隊的骨幹呢,跟明星一樣,大家都追捧着呢,聽說啊,還被一個電影廠看中了,讓她演電影呢到時候就是飛什麼撲騰的。”

王玉青噗嗤一笑:“飛黃騰達。”

她確實有點心動,上輩子參加歌唱比賽因爲太多內幕慘遭失敗,而這個年代就純潔多了,只有你願意,有點天賦就可以。

至於工分,隊員們每年集訓和演出期間,由所在大隊生產隊計同等勞動力工分,如果能代表縣裏組織的調演或比賽,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的獎勵報酬,還能讓公社、大隊、生產隊臉上有光彩。

要是能參加在裏面呆四年也不錯啊?

拖拉機突突突的終於抵達縣城集市。

今天是大集,哪怕還是早上六七點,集市人已經有很多人了,有城鎮居民、廠礦職工,鄉下農民,個個雖然衣着樸素但滿臉笑容,很顯然他們很喜歡趕集。

王玉青找了個寬敞的地方開始擺攤,實在是經濟限制,不然可以做一張桌子擺在桌子上,但是吧,有了桌子擡到集市又費力又費人。

她拿出已經剪開的蛇皮袋子鋪在地上,然後把蒸籠放在上面,旁邊放着折成筒狀的牛皮紙,竹籤放在其中一個紙筒裏,盤秤放在手旁邊。

陳蛾跟雷勇霞幫完忙,就要去給家裏購買生活用品了。

一切準備妥當,她把蒸籠蓋打開,又辣又鮮的香味瞬間四處散開,衝入路過每一個的鼻孔裏。

大家雖然都投來好奇的目光,但是始終沒有停下腳步詢問怎麼賣,畢竟這玩意兒隨處可見,大多數人不願意弄來喫,喫野菜都不喫這個。

王玉青有點不好意思,畢竟也是頭一次擺地攤,看着面前的人來人往,更不好意思主動吆喝或者拉客。

而周圍賣小喫的大媽大姐,還有各種揹着貨物的流動商販,個個操着大嗓門吆喝,特別是她旁邊賣燒餅的大媽,那一嗓子吆喝的從街頭到街尾都聽得見:“賣燒餅咯,賣燒餅咯,好喫的很,便宜的很,還脆哩!”

當然也有跟她年齡差不多的人,地攤擺好,人偷偷躲在後面就露出一個腦袋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