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熱,林盼兒的肚子,再也藏不住。
導師戈登教授,很欣賞這個勤奮的中國女孩。
他常年與水木大學對接,接觸過不少的學生,懷孕的還是第一次看到。
他也很好奇林盼兒的想法。
“Karen,你申請交流生的時候,並沒有提到懷孕的事情。”
林盼兒站在戈登教授的辦公室,看着頭髮花白的老人。
她很誠實地講完整個過程,包括她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對可能面對風險的預測。
豁出去一身輕鬆,總比藏着好。
萬一被退回去,生完孩子再高考一次,沒什麼大不了。
“這是上帝的孩子,Karen我支持你的想法,需要幫忙的話,請發郵件給我。”
從教授的辦公室走出來,林盼兒心裏的石頭落地。
戈登教授是個傳統意義上的紳士,跟她想象中的一樣。
不愧是常春藤院校的Top5,學校的學術氛圍很濃,各種膚色的學生都在忙碌地學習着。
學校的圖書館24小時開放,總是擠滿人。
林盼兒一早就聽說,在國外讀大學,入學纔是個艱難的開始。
畢業比入學難得多,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畢業的。
有些讀不下去的學生,不得不中途轉學。
在美國,大學也是接受轉學的。
工具人艾鈞已經聯繫好婦產科醫生。
產後期頻繁的產檢,他都會陪着一起。
一個孕婦在學校,雖然有些顯眼,但是那些學生看着他們,都是鼓勵和讚許的眼神。
林盼兒過得很快樂,沒有人會責備她,也沒有人會看不起她。
肚子裏有個球,並不影響學業。
每天下課之後做實驗,還有大量的實踐活動,艾鈞都跟着忙前忙後的。
同學們都誇他是個有責任心的好丈夫。
艾鈞也懶得解釋,還樂此不疲的。
週末的早上,工人剛修剪完草坪,林盼兒躺在花園裏的椅子上。
桌子上擺着剛泡好的咖啡,和美式的甜點。
“你希望是個兒子還是女兒?”
“女兒。”
林盼兒很篤定地說。
她就喜歡是個女兒,把她當成自己好好地養一遍。
女兒可以富養,也不怕寵的,一定要把全世界的愛都給她。
“女兒一般都長得像爸爸,回頭讓她那個沒良心的爸爸給抱走。”
“她爸不是你嗎?”
“你就知道逗我,是不是我你心裏還不清楚。”
林盼兒認真地看着面前的男人,不到30歲的模樣,長得不錯也不讓人討厭。
孩子的爸爸付出一顆精子,他付出的是不離不棄的陪伴。
“我認真的,你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父親。”
嫁男人,最重要的是責任感。
林盼兒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要不是林太強一直逃避責任,她母親也不會過得那麼辛苦。
“你說的是教父吧?”
“呸!”
……
預產期是5月1日,國際勞動節。
這孩子是天生的勞碌命。
當初也不知道是怎麼打破的枷鎖,非要擠到這人類的世界。
兩個年輕人,雖然都沒有做父母的經驗,但是家裏的書籍和網絡上得到的知識很全面。
爲了出生的時候沒有亂子,兩個人還在家裏演習好幾回。
“林小姐,您放心吧,這裏是富人社區,你不用緊張。”
“又不是你生,你當然不緊張。”
終於等到預產期附近,林盼兒的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
每天正常上課和實驗,完事不坐車,來回在學校和附近的公園散步。
只希望孩子能快一點出生,到時候可以快一些回去北京。
春末夏初的斯坦福校園,一片綠意盎然,古老的建築配上參天大樹。
名校的氛圍躍然紙上。
林盼兒突然想起靈山一中的梧桐樹,兩排古老的法式梧桐。
在高三的最後兩三個月,忍受着思念和學習的壓力。
沒有得到一個電話,也沒有一條問候的短信。
日子就那樣熬着,熬着。
如今剛過一年,她好像還沒有吸取教訓。
同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