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春節。
北京充滿歡樂和喜慶。
從臘月初八開始,人們就開始爲春節做準備。
臘八粥、臘八蒜、糖瓜、糖葫蘆等傳統美食開始出現在市場上,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楊麗華的葬禮之後,就進入年關。
林盼兒坐救護車去醫院後,再也沒見過靈山一中的同學。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一天人們會喫糖瓜、祭竈王爺,祈求來年平安順利。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開始打掃房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以前的這個時候,林盼兒會和外婆打掃,有時候舅媽和表姐們來幫忙。
大家族過年的好處,就是熱鬧。
外面打工辛苦一年的人,都在這個時候團聚。
第一次在北京過春節,像艾鈞這樣的年輕人,實際上還挺傳統的。
孫阿姨來工作的時候,已經答應過年不回老家。
孩子還太小,請個新人的話,也要花時間去適應。
林盼兒原來打算一個人去蘇黎世住一些日子,可是又捨不得留下他們父子倆。
除夕那天,張媽和艾鈞都早早起牀,貼上春聯、福字,掛上燈籠。
整個衚衕裝飾得好像電視裏的情景一樣,這纔是老北京的新年。
夜幕降臨,一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喫年夜飯,看春晚,守歲。
午夜時分,鐘聲敲響,煙花綻放,整個城市都被喜慶的氣氛包圍着。
大年初一,人們會穿上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
祝福彼此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孩子們則會收到長輩們給的紅包,寓意着平安幸福。
接下來的幾天裏,北京的廟會、燈會等各種慶祝活動也陸續展開。
人們在廟會上可以品嚐到各種美食,觀看傳統表演,如舞龍舞獅、雜技、民間歌舞等。
燈會上則會展示各種精美的燈籠,讓人大飽眼福。
春節期間,北京的街頭巷尾都瀰漫着喜慶的氣息。
人們歡聲笑語,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這個傳統節日不僅讓人們享受到了家庭團聚的快樂,也讓人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2004年的北京春節,是一個充滿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
它讓林盼兒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
林盼兒第一次覺得,生活也可以如此輕鬆和快樂。
兒子艾敘,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他長得比其他小孩強壯,總是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彷彿陽光照耀下的花朵。
艾鈞晚上會留下來過夜,一到白天,又去接上兒子。
他跟艾鈞從前一樣,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玩耍,探索這個美妙的世界。
他會邁着蹣跚的腳步,好奇地注視着周圍的一切,對每一個小細節都充滿了無限的興趣。
當他走在路上時,他會緊緊地握住艾鈞的手,滿是信任和依賴。
林盼兒的心也會被溫暖填滿,她從未感受過這樣的父愛。
在她的記憶裏只有孤單。
兩歲時弟弟出生,身嬌體弱的男孩子大部分時間在看病。
艾敘的眼睛裏充滿好奇和渴望,他會指着天空中的飛鳥,興奮地叫着,彷彿想要追逐它們的自由。
咿咿呀呀的聲音,總是逗得他們倆哈哈大笑。
他會撿起地上的石頭,仔細觀察它們的形狀和紋理,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回原處。
好像知道那些東西不能帶走。
晚上,當艾鈞送他回去時,他總是依依不捨地望着我,眼中流露出一絲眷戀和依賴。
林盼兒彷彿看見年幼的自己。
“艾爺,張媽和孫姐把孩子教得很好。”
“你要不要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
在公主和王子的故事裏,艾鈞和林盼兒最終生活在北京,從此過上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可惜現實不是童話。
林盼兒還是喜歡一個人住,在小洋房裏,沒有人關注她的一舉一動。
有一天,艾鈞和林盼兒一起去衚衕口的那家小店喫炸醬麪。
他們點了兩碗麪,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喫,坐在角落裏靜靜地享受着美食和彼此的陪伴。
林盼兒看着艾鈞,心中充滿了愛意和感激。
她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