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熄了回家吃飯的想法。
下午學校有一節體育課。
何曉雖然身強體壯,卻沒想著出風頭,就隨大流,做體操,跑步,拉拉單杠,打打乒乓球。
有幾個學生向老師借學校的籃球,在籃球場上一陣蹦蹦跳跳。
何曉不會打,也沒去看。
下午最後一節自習課上完,大家鬧哄哄來到食堂,發現吃飯排隊的人並不多。
何曉問了一下,原來有很多高年級的學生,在自習課前就打好了飯。
原來,午飯供應時間,隻有十一點半到一點。
其中十一點半到十二點,一般情況下,隻有教職工來打飯。
學生打飯,隻能擠在十二點到一點這一個小時。
而晚飯供應時間,是從下午四點五十到六點半。
下午最後一節自習課是五點上課。
有些學生為了省麻煩,幹脆自習課前就打好飯。
趁著課堂上沒有老師管的時候,提前吃晚飯。
還有一些班級的自習課沒有老師看管,學生就幹脆溜號,過來提前吃飯。
真的是,幹飯人,幹飯魂,幹飯都是人上人。
何曉吃了晚飯,又回班級了。
晚上兩節晚自習,上完以後,一群人哄的又朝宿舍狂奔。
九月份天氣很熱,很多人上了一天課,一身汗黏黏糊糊的。
這些拚命跑回去的,都是想第一個洗個涼水澡。
何曉回到宿舍,脫光光的男生已經把澡堂,還有洗臉刷牙的地方都占領了。
來晚了,就端著洗臉盆等著吧。
當然也有一些心急的,湊著水龍頭接了一盆水,就在洗漱間門外開洗了。
何曉看著走廊上來來往往的學生,最終還是排隊等候。
好不容易排隊,洗完了澡。
何曉回到宿舍,躺在涼席上,感覺涼席的溫度都有些燙背。
這當然是剛洗完澡的錯覺了。
學校沒有風扇,大家隻能開著門和窗戶,希望在宿舍吹個過堂風,讓大家涼爽一下。
宿舍一共八個同學,昨天大家還不認識,今天也頂多混個臉熟。
談話的興致都不太高。
但是,總有那一兩個嘴貧的同學,四處找人拉呱聊天。
何曉正躺著,忽然也聽到門外有人問:“何曉在這個宿舍嗎?”
何曉從蚊帳爬出來,就見找自己的,是兩個初中同班同學。
臉黑的叫劉康橋,給他起名字的長輩,不知道是不是喜歡《再別康橋》這首詩。
臉白高瘦的叫吳立友,這名字起的挺霸氣,無理由?
三個人坐在一起聊了一下,原來這兩人分到了一個班,隻不過是兩個宿舍。
因為剛才劉康橋在人群多看了一眼,看到了何曉住在這個宿舍,就想過來聊聊天。
吳立友談話興致不是太高,大多都是何曉和劉康橋在聊。
高中時,三人雖然是同班,但是何曉和劉康橋關係不錯,卻和吳立友關係普通,說話機會很少。
原因是,吳立友是個複讀生。
吳立友父母都是工人,因為文化程度不高,對兒子上學就要求極為嚴格。
吳立友去年沒考上重點,在何曉班內複讀了一年,這才考上了這所重點高中。
當然了,不管吳立友什情況,畢竟出自同一所學校,現在聚在一起,肯定是感覺關係親切的。
三人聊了許久,一直等宿舍關燈了,兩人才告辭離開。
或許有兩個老同學來找,讓何曉緊張了一天的心情得到緩解,一趟回床上,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