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少許容貌,並無衰老痕跡。而且……”
“而且什?”
“而且,華山陳摶先生,也尊稱蘇道人為前輩。”
華山陳摶據傳已經活了一百五十年,他都要叫這個蘇道人為前輩,那這個蘇道人活的豈不是更長?
“是嗎?”
柴榮閉目沉思了一會,吩咐道:“你回去後,把關於這蘇道人的事情,上個折子。”
“臣遵旨。”
監正沒想到,自己這次談論鬼神之道,這柴榮竟然沒有斥自己,心鬆了一口氣,連忙告退。
“慢著。”
柴榮卻又攔住了他,拿出一張紙條,親自走下禦階,遞給了監正,問道:
“這個人是不是那個‘點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監正聽到‘點檢’兩個字,就是心頭一顫,又抬起頭看了紙條上的‘趙’字,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連忙伏地,點頭如雨,不敢出氣。
就在今年年初,柴榮出征前,收到監正遞來的密報,說是卜算出謀害大周的逆臣賊子是什人了。
柴榮讓監正把卜算結果拿上來,上麵隻有五個字‘點檢做天子’。
後來在出征路上,柴榮又被人放到身邊一個木盒,木盒,同樣寫了五個字‘點檢做天子’。
這‘點檢做天子’五個字出現後,可把柴榮愁壞了。
當今大周的點檢是柴榮舅舅郭威的女婿張永德。
柴榮雖然不信表妹夫張永德會謀朝篡位,但是依舊秘密罷免了他的點檢職務,轉交給親信趙匡胤來擔任。
後來,蘇明哲送來的宋史,開篇第一句,大宋開國太祖,竟然就是趙匡胤。
這可把柴榮氣壞了。
他現在就想知道,前後兩個點檢,自己到底要防備哪一個?
今天監正的反應,算是讓柴榮明白了,原來奸臣賊子,竟然是趙家小兒。
柴榮來回渡步了幾個來回,這才囑咐監正保密,揮手讓他退下了。
柴榮也是真的果斷毅敢,第二天,就找理由把趙匡胤的小團隊明升暗降,剝離了兵權。
柴榮以前知人善用,手下精兵強將數量過千,去除了一個趙匡胤的小團隊,依舊有替補的將領頂上來。
這些將領地位原本不如趙匡胤等人,如今被提拔上來,作戰自然是人人爭先。
不到三年,就先後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
大周也算是初步一統了天下。
如是一晃,距離當年送金丹,已經過去十年。
大周朝的版圖已經超越漢唐,成就新一代的盛世。
“看來,這曆史也不是不能改變。”
蘇明哲帶著楊玉奴和三七,下山遊玩,來到汴梁城,看著大周皇朝的盛景,一時間也挺感慨,自己對曆史做出的改變。
“雖然趙匡胤沒了,但是杯酒釋兵權還是發生了。”
楊玉奴語氣幽幽,悵然道:
“另外,重文抑武的國策也沒變化,看樣子,以後這大周也免不了要走宋人的老路。”
蘇明哲也忍不住歎道:
“這就是所謂的‘大勢不改,小勢可逆’。”
旁邊的三七沒有聽兩人對話,嘴一直嗚咽著,朝著肚子填東西,她每次跟著下山,都要買好多好多吃的。
蘇明哲和楊玉奴對曆史的感歎,對於三七而言,完全是不需要理解的事情。
王朝盛衰不過百年。
而三七出生在西晉時期,距離現在已經過了六百多年,她在黃泉做孟婆時,吞掉可無數魏晉南北朝的帝王將相。
所以,她很難對王朝興衰感興趣。
三人遊曆了大周皇朝的盛世後,就再次返回青牛山。
對於他們三個而言,他們就是曆史的見證者,並不是參與者。
當然了,有時候,蘇明哲碰到一些曆史珍品,也會做個收藏家,把東西拿回去,慢慢賞玩。
盛唐一朝,蘇明哲收集詩歌真跡超過五千篇,其中就有李白的詩歌五百多篇,杜甫的詩歌一百多篇。
除了詩詞歌賦真跡,蘇明哲還喜歡收集一些名家書畫。
這些東西傳到後世,每一部作品,都是價值連城。
周朝之盛,繁華百年。
蘇明哲自然也是免不了,繼續保持收藏家的愛好。
隻是大周皇朝,經過百年盛世後,連續出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