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之首自居。
“以後倪家的事情,我們就不用管了。”
蘇明哲在內地有事情急著處理,倪家的事情,他現在懶得插手了。
蘇明哲說著,讓飛龍把倪家給的一個億入公賬,這個月,所有馬仔工資翻倍。
飛龍有些不甘心,但是,他知道蘇明哲的本事。
蘇明哲都下了命令,飛龍無論如何都不敢違背的。
夜半時分。
就和電影一樣,四大家族被倪永孝各個擊破,全都選擇了交數。
倪家的一場危機被解除了。
到了第二天,蘇明哲本尊就趕到了浦江。
90年代初期,短暫的國企承包製宣告結束。
浦江那邊領導找過來,詢問蘇明哲準備怎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蘇明哲不得不打起精神,趕到浦江,和這些領導進行商議股份改製的事情。
已經是領導的鄭處,見到蘇明哲後,就滿口道歉:
“蘇總,真是抱歉啊,還讓您因為這點小事,百忙之中趕過來。”
“鄭處客氣了,咱們直接談事情吧。”
蘇明哲沒有和對方客氣。
本來承包製結束以後,企業改製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結果浦江這邊態度卻模棱兩可,一直沒有給金龍超市一個實質性的回複。
蘇明哲在得到陳江河的匯報後,就感覺麵肯定有貓膩,這才丟下香江的事情,趕過來處理。
很快,談判正式開始。
“蘇總,我這邊先把事情說一下。”
鄭處開篇就是一番長篇大論。
蘇明哲也不低頭看報告,就是用眼神冷冷地注視著對方。
好不容易,鄭處渾身冒冷汗,把準備好的稿子講完。
旁邊一個管事的主任,硬著頭皮,拿著一份新稿子,接著講了起來。
這兩人就講了一個多小時,弄得其他參會人員,都是腦子發脹。
但是,通篇下來就隻有兩個意思。
第一件事:承包製結束了。
金龍超市和這些企業沒關係了。
第二件事。
這些企業會和其他地方企業一樣,進行股份私有化改製。
金龍超市如果想要繼續合作,就需要參與競標才行,並且還必須在今天下班之前,把競標材料遞交上去。
這就有點過分了。
明天就要開始競標了,結果金龍超市今天才得到消息。
這麵沒有貓膩,長江水都要倒流了。
“那就競標吧。”
蘇明哲知道,自己肯定被坑了。
但是這個時候,他也無所謂了。
這兩年北方劇變。
毛熊解散,變成了熊大、熊二、熊三……。
在普通人眼,這應該是人心惶惶才對。
但是,蘇明哲知道,這一次毛熊解散,給資本市場帶來了豐厚的紅利。
他雖然不缺錢花,但是難得碰上一次,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從**開始,蘇明哲就讓陳江河利用金龍超市和浦江地方中小企業,囤積龐大的生活物資,悄無聲息向北麵交易。
幾年下來,金龍超市的規模又暴漲了兩三倍。
僅僅是92年這一年,金龍超市的營業收入超過一千億美金。
並且,**底前,金龍超市就成為了國內首個納稅過百億的大型集團公司。
納稅多,就代表盈利多。
這是一個世人眼非常樸素的念頭。
也是金龍超市出的風頭太大了,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有錢人的目光。
跟風做超市的企業越來越多。
曾經的幾家大型百貨公司,追根朔源,就找到了浦江這邊。
一些人可能收了不少好處,這才準備趁著承包製結束,把金龍超市踢下船,‘另尋新歡’。
蘇明哲活了那多年,自然很輕鬆就看破了這些人藏著的小心思。
既然你們做了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
蘇明哲按照這些中小企業一年生產總值的三倍,湊了一個整數後,填寫了競標額三十二億。
但是,巧合的事情就這發生了。
第二天,競標大會揭幕。
楊氏集團的競標額以隻比金龍超市競標額多出十萬塊的價格,成功搶到了這次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