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十畝地,一年到頭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基本上都是在入冬前後,收割的莊稼都會暫時存放在糧庫內。
但是在入冬後,麵的糧食就會按照工分,分給各家各戶。
(白牙山靠近山區,地少人少,不需要向上麵交公糧。)
可以說,這一座糧庫一年到頭,能被使用的天數,也就是莊稼收割的這一個月的時間罷了。
被蘇明哲選擇的小作坊地址,在糧庫院子麵。
眾人把兩台機器抬進小作坊麵,然後看著蘇明哲安裝調試。
不多時,隨著柴油發電機發出‘噸、噸、噸’的響聲,粉碎機也緊隨其後,發出了嗡嗡的轟鳴聲。
“把枯樹枝,碎木頭都搬過來。”
蘇明哲確認機器正常運轉後,連忙指揮著幾個壯勞力,開始朝著傳送帶上,傾倒早就弄成碎塊的爛木頭、枯樹枝。
隨著咯、咯,霹靂、隆冬的亂響,出料口很快就有黑灰色的木頭碎末被排泄出來。
蘇明哲撿起碎末,用手指頭搓了一下,感覺其中的細膩粉碎程度,露出了滿意笑容。
旁邊一直觀察的老村長見狀,頓時也笑了起來:
“蘇知青,這些東西能種出那種菌孤吧?”
“肯定能,不過,我們要多試驗一下,爭取找到最佳種植周期。”
蘇明哲笑了笑,隨即就讓大家全力開工,把早就準備好的幾十方碎木塊,一口氣全都粉碎成渣。
菌孤種植,說難也難,最重要的是一個適宜環境,也就是溫暖濕潤、陰暗通風的環境。
白牙山這環境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當然了,現在是冬天,想要進行菌孤種植還需要弄一些暖室出來才行。
不管種植培育進度如何緩慢,白牙山的菌孤種植試驗基地,在這個冬天算是成立起來了。
在菌孤種植試驗基地成立後,蘇明哲自己隻是掌握了一下大的方向,平日的工作,都交給其他四個知青,還有一群學生和村的婦女了。
蘇明哲目前主要做的事情,還是進山打獵,然後不停地向外售賣各種熏肉、烤肉、臘肉,給白牙山菌孤種植試驗基地,提供豐富的後勤資金。
由於蘇明哲做事情放開了手腳,消息很快就在穆蘭縣傳開了。
穆蘭縣的幾個領導特地來知青辦,找楊主任了解事情詳情。
楊主任順帶就把蘇明哲想要幫助白牙山村勤勞致富的消息,告訴了這些領導。
這些領導聽到這個消息後,還特地找時間上山來看了看。
在見識到已經快成規模的菌孤種植試驗基地後,縣領導回到縣城,就召開了幾次會議。
經過多次研討,最終決定,把白牙山知青點幫助農民勤勞致富的消息,作為先進個人典型,向外宣揚起來。
一般的領導人在沒有具體成果的時候,是不會這快就發布消息出去的。
但是,現在時期比較特殊。
穆蘭縣的領導急著想要宣傳一下穆蘭縣的正麵形象,在沒有其他新聞的情況下,隻能拿著蘇明哲幾人的事情頂了上去。
蘇明哲五人的事跡雖然還沒有什具體成果,但是已經搞得有聲有色,讓白牙山村和過去有了巨大變化。
穆蘭縣的領導在做宣傳後,唯恐蘇明哲五人半途而廢,幹脆就和楊主任定下一個約定:
隻要蘇明哲五人能幫著白牙山勤勞致富,那就推薦他們五個人都去上大學。
(67年高考取消後,70年開始實行推薦製。電視劇中,郝冬梅就有一次被推薦的資格,不過她把資格讓給陶俊書了。)
穆蘭縣一共有二三十個名額,現在幾個領導一口氣給了楊主任五個名額,也算是非常大方的了。
蘇明哲五人得到這個消息後,對菌孤種植試驗基地更加上心了。
轉眼到了一月下旬,眼瞅著就要到春節了。
蘇明哲準備再回吉春市一趟,按照之前的抽簽順序,他這次要帶著王雅芳一起回去。
在臨走前,蘇明哲叮囑了王泉、徐凱和於虹不少注意事項,並且保證,會在過年前回來,大家一起過年。
70年1月22日,周四。
蘇明哲和王雅芳坐上了回吉春市的卡車。
王雅芳是七月份出來,到現在已經有半年沒回過家了,一大早離開白牙山村的時候,就特別興奮,拉著蘇明哲伊伊呀呀說個沒完沒了。
蘇明哲不是傻子,他知道王雅芳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