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六百七十八章 隻有三百萬戶的大唐(2 / 3)  影視世界從做廚師開始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如果還想認祖歸宗,就必須捏著鼻子,領下這個命令,去教授寒門子弟。

魏征、司馬才章,也都是好麵子的人。

在蘇明哲搬出孔子這個招牌以後,如果不想死後得到惡諡,肯定也要盡心盡力輔左孔穎達把這事辦好的。

而顏師古是堅定的九品中正製支持者,特別厭惡寒門子弟。

他曾經因為厭惡寒門子弟被貶官,卻依舊死性不改。

蘇明哲也不奢望,自己一個命令就讓顏師古改正過來,幹脆讓他繼續發揮餘熱,去教授官宦子弟。

又讓於誌寧、杜正倫這兩個讀書讀傻了,好名務虛的書呆子輔左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朝中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蘇明哲這是想做什。

左丞相,也就是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心知事關重大,連忙出席,拜首道:

“陛下愛民之心,天下共鑒。隻是,如今春耕在即,這國子監擴充一事,還請緩些時候再議。”

房玄齡沒說支持不支持,隻說,現在是春耕時期,不能發動百姓服役。

在古代,春耕時期,就是農忙時節。

在農忙的時候,國家不打仗,也不能發動勞役,否則就是不體恤民時。

這是常識。

其他大臣聽了房玄齡給的理由,紛紛跟著附議。

蘇明哲見先開口抵製自己的人,竟然是百官之首房玄齡,雖然心有疑惑,作為自己的心腹大臣,為什也不支持自己。

但是,眼看所有人都附議了,蘇明哲隻能皺著眉點頭道:

“擴充一事,可以暫緩到農閑時分。但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諸位卿家回去以後,要好好思考一下此事的利與弊。”

眼看著眾人抵製,蘇明哲也沒心情說其他事了。

罷了朝會,蘇明哲叫了聽政的太子李承乾,準備去東宮看看孫子。

這幾日不見,蘇明哲還挺想念的。

在東宮看過孫子後,蘇明哲又對著李承乾教訓道:

“乾兒,你是儲君太子,整日騎馬射箭,還是在皇宮大內麵騎馬射箭,像什話。如果你精神充沛,就在太極殿幫朕多處理一些奏折……”

“兒臣遵旨!”

李承乾感覺自己被訓斥地有點莫名其妙。

因為李世民是馬上得的天下,所以教育孩子也喜歡弓馬騎射。

而李承乾學習彎弓射箭,騎馬狩獵,完全是為了討自己親爹開心。

現在,蘇明哲喝止李承乾,不讓他騎馬射箭了。

李承乾自然是感覺委屈極了。

蘇明哲也知道自己說了這一通話,沒頭沒尾的,容易引起長子逆反心理,隻好給他講解道:

“乾兒,我們可以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古語有雲‘忘戰必危’,但是還有下一句‘好戰必亡’。你是大唐下一任帝王,彷照漢朝舊事,你應該尊崇休養生息之策才行……”

教導兒子是最麻煩的。

尤其是教導太子。

蘇明哲說話不想說重了,免得引起這太子的恐慌,但是又不想說輕了,免得他不重視。

隨著一番諄諄教誨,蘇明哲和李承乾又來到太極殿門口:

“嗯,你去處理奏折吧,有什不懂的,就去詢問梁國公(房玄齡)。”

“兒臣遵旨。”

李承乾得了令,就去含元殿旁邊的禦書房處理奏折去了。

而蘇明哲則是閑著無事,開始在宮中隨意走動,也順便思考自己接下來,該怎和大臣們鬥智鬥勇,讓他們全心全意支持自己。

大唐初期,雖然早早地就一統天下了。

但是因為人口稀少,一共才三百萬戶,一千多萬人,這就導致中央想要掌控地方,隻能依賴地方世家望族。

而這些地方望族,門閥世家,憑借著自己在地方上的權勢,一旦心情不好,就會支持某一方勢力造反。

這也是大唐建國三百年,但是地方動亂一直無法平定的主要原因。

蘇明哲思來想去,最終還是認為,破局的點,應該是在人口上。

其實,大唐輿圖內,人口肯定不止一千多萬。

但是,大量人口都被地方門閥望族控製著,根本沒有去衙門登記造冊。

所以,蘇明哲想要人口,隻能選擇鼓勵生育這一條路。

隻有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