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熙在聽到自己母後竟然已經為自己定下太子妃人選,頓時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朱軒見狀,頓了頓,就笑道:
“熙兒,你也不要著急,再過幾個月,又是萬壽節,各家命婦就會帶著小娘子進宮賀壽。到時候,你呢,也能趁機見上一見,如果你有相中的,滿意的,就按你自己的想法來,母後不會強迫你的,如何?”
“多謝母後!”
蘇熙本以為自己在太子妃的人選上,已經沒有了發言權,此刻峰回路轉,自然是連忙答應下來。
就在蘇熙期待著自己未來太子妃是什模樣時,朝中大臣們也大多知道了這件事。
家沒有合適小娘子的,自然就把這事當成一個新聞,聽一聽也就算了。
畢竟,當今天子春秋鼎盛,說是繼續在位三五十年,都沒人會懷疑。
這個時候就在太子身上投資,多少有些急於求成了。
而那些家有合適人選的,頓時就起了各種心思。
畢竟,皇帝這個工種,誰也說不準,什時候就犧牲在崗位上了。
隻要皇帝多出征幾回,或者後宮妃嬪數量多一些。
在大家看來,說不定用不了幾年,太子就能繼位。
所以,在這個時候對太子進行投資,絕對是雪中送炭的最佳時機。
對於這些朝臣的行為,蘇明哲懶得搭理他們。
平日,隻要朝臣的所作所為,不影響朝堂運轉,蘇明哲對官員的管理是很鬆散的。
蘇熙要挑選太子妃的事情,在這種寬鬆環境下,鬧得紛紛揚揚。
就在太子妃話題越來越活躍時,蘇熙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決斷力。
還沒到萬聖節,蘇熙就請母後定下了太子妃人選——太師孫承宗的小孫女。
孫氏比太子年齡大兩歲。
太子蘇熙在知道,太師孫承宗有個孫女和自己年齡相仿後,立刻就命人打聽情況。
在他和心腹聊起這件事時,他隻是講了一句話:隻要孫氏身體健康,長得不醜,脾氣不古怪,他就選定她了。
隨後一個月。
蘇熙想方設法打聽到了一些孫氏消息,確定沒什問題,不等萬聖節到來,就請自己母後定下了婚事。
這也算是打了諸多朝臣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天。
蘇明哲又在坤寧宮留宿,吃過晚飯的時候,也是忍不住對這個大兒子讚歎道:
“太子這是已經懂得用兵法,懂取舍了。接下來,朕把大鄭王朝交給他,也算是能放心了。”
朱軒不知男人是真心,還是試探,隻能小心翼翼回話:
“陛下春秋鼎盛,怎說出這種喪氣話了!熙兒還小,還需要陛下多多教導呢!”
“朕是在說真話。”
蘇明哲把皇後摟在懷,語氣認真地講道:
“朕已經命人在餘杭修建行宮,等行宮修建完畢,朕就會讓太子監國,然後帶著你們一起去餘杭定居。如果太子監國沒有問題,再過上幾年,就會禪位給他。”
朱軒見男人好像是真心打算,雖然略微寬心了一點,卻也不敢順著皇帝的話講,最後隻能笑道:
“陛下,你一直說,熙兒像你,看來,你對熙兒是真滿意了。”
“那自然了!”
蘇明哲對蘇熙確實滿意,不過,正是因為滿意,所以心頭就升起給兒子加加擔子的想法:
“最近幾年,北方數省各種災害不斷,朝廷每年撥款賑濟銀錢,都在千萬兩以上,數千萬兩銀子的撥款,恐怕已經養出了大貪,我準備讓熙兒去巡視一遍,你覺得怎樣?”
朱軒聽了,不由得心頭一怔。
大明朝自從開國太子朱標巡視陝西病逝後,再也沒有太子巡視的事情發生過。
如今,皇帝讓太子外出巡視,這麵到底蘊藏了幾層含義?
蘇明哲等了一陣,見女人沒回答自己的話,轉頭就見朱軒神色憂思不定,猜到她又在胡思亂想了,就給她服下一顆定心丸:
“皇後不要擔心太子的安全問題,朕會派三千大漢將軍隨行,有三千大漢將軍保護,就算是去現在的蒙兀草原,也能逛一圈回來了。”
“陛下安排妥當就行,臣妾就不擔心了。”
朱軒作為一名母親,是一萬個不願意兒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但是蘇明哲作為皇帝都開口了,朱軒作為皇後,就隻能同意。
“放心吧,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