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三年,三月。
在沒有準備充足的情況下,蘇明哲就準備出征了。
不出征,是不行了。
梁帝朱溫以幽雲十六州的代價,換取契丹可汗出兵十萬的消息,傳回長安。
朝野上下,一片憤慨。
自古以來,中原九州各路諸侯打仗,那都是關起門來,一家人的內務事。
誰敢向外族借兵,那就是背叛了炎黃老祖宗,是要被千世萬代唾棄的。
比如說,曾經從突厥借兵的唐高祖,就一直飽受曆史詬病,他那一統天下的功勞,都被李世民搶占了大半。
如今,梁帝也要從外族契丹處借兵,大漢朝野上下,頓時生出同仇敵愾之心。
大軍集結結束。
丞相韋毅牽著韁繩,給漢帝送行道:
“聖上,要不,還是讓呂尚書帶兵出關,騷擾契丹,聖上您親自帶兵攻打梁國吧!”
“丞相不要再說了,出兵一事已經確定,不可臨陣換帥!這次征討契丹,自然是朕親自出征!”
蘇明哲說吧,就看向麵色肅穆的兵部尚書呂文,神情嚴肅道:
“呂文,這次朕對你的要求隻有一個,務必禦敵於外!怎打,是借助天險,堅壁清野的防禦,還是以攻代守,都隨你指揮。十萬義奴軍,加上二十萬邊軍,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在蘇明哲眼,梁國不堪一擊。
契丹才是大敵。
更何況,在草原上追擊敵人,沒有方向感的人,很容易像李廣那樣迷失方向,最終功虧一簣。
所以,蘇明哲才認為,讓兵部尚書呂文防禦梁國,而自己出征契丹。
“臣領旨!”
呂文倒是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領了皇命!
呂文,出身河東呂氏。
呂氏長輩曾經得罪過朱溫,朱溫建國後,就對呂氏進行抄家滅族。
呂文一家人為了避禍,逃到了岐國。
岐國國主李茂貞明麵上求賢若渴,實際上對於各地望族世家,有著強烈地排斥心。
呂文帶著一家人前來投奔,李茂貞連考核都沒考核,直接就給了一個縣令的職位,這一放就是十年之久。
蘇明哲滅岐國的時候,呂文率領八百縣兵上城牆,發動上萬百姓做後援,煮了金汁、燒了熱油、搬了滾木,硬是阻擋了三千義奴軍的三天三夜進攻。
等李茂貞出城投降了,這呂文才束手就縛。
蘇明哲在整理岐國內政時,對這呂文考較一番,發現他文通武略皆屬上乘,就升任他做了漢國的兵部尚書。
呂文也沒想到,自己效忠的岐國被滅後,別人都是一落千丈,唯獨自己竟然還升官了。
麵對這種信任,呂文欣然接受。
蘇明哲讓他擔任兵部尚書,呂文就兢兢業業幹活,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懈怠。
對於漢帝的各種指令,呂文都努力貫徹執行。
蘇明哲後來征討唐國、蜀國,都是呂文聯合戶部尚書一起做後勤保證。
如今,蘇明哲讓他帶領三十萬大軍,防守梁國六十萬大軍,以及契丹的十萬援軍,他也是欣然領命,沒有絲毫推辭的意思。
三月出征。
三月中旬。
蘇明哲帶著五萬鐵騎,走舊岐國路、過定難軍故地,用一日一百五十的速度,進入了北部草原。
契丹一族,在唐初就活躍在草原上了,族名原意為‘鐵’。
二十年前,耶律阿保機一統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王國,自號‘大聖大明天皇帝’。
三年前,大漢立國,耶律阿保機正好駕崩。
按照耶律阿保機的遺囑,他死後,應該是大皇子·太子耶律倍即位。
結果,耶律阿保機的皇後述律平卻挾持眾臣,讓二皇子耶律德光登基稱帝。
而述律平選擇二皇子原因也很簡單。
大皇子耶律倍自幼被耶律阿保機帶著長大,特別有主見。
而耶律德光被母親帶領著長大,一向聽從母後述律平的話。
後來太子耶律倍娶的女人,隻是述律平的普通族兄之女。
而耶律德光娶的蕭溫,是述律平的外孫女。
換句話說,耶律德光聽從自己母親的話,娶了自己的外甥女。
這述律平在心一比較,自然感覺二兒子更和自己貼心,就篡改耶律阿保機的遺囑,幫助二兒子耶律倍當上了皇帝。
當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