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朝的兵製沿襲大明末期,衛所製和募兵製雙行。
尋常時節,地方和邊關,由衛所軍戶鎮壓防守。
若是遇到軍情緊急,允許主將募兵,或者民間地主鄉紳組織鄉團。
這一次,邊關告急。
隆慶天子知道京城不過十萬大軍,無法抵抗,就允許主將南安郡王募兵。
南安郡王自然不會全部自掏腰包,所以,就把這個任務分發到了下麵將領手。
十月初八。
蘇明哲花費二十萬兩白銀,招募到了八千部曲。
平均每人的安家費,折銀二十五兩。
當然,如果把所有人的安家費,都發放地一模一樣,隻會招來庸才。
所以,蘇明哲把招募條件分成了三等。
比如說,空著手來投軍的,一律五兩銀子,夥食和兵器、甲胄、馬匹等,蘇明哲會幫忙安置。
若是自帶兵器、甲胄、馬匹的,一律五十兩銀子,蘇明哲幫忙提供夥食。
還有六百餘人,全部發放五百兩銀子。
這些人之所以能拿這高,則是因為這些人弓馬嫻熟、武藝高強,每人的騎戰,都能達到以一當十。
除了這三等人外,再加上榮寧二府農莊的莊戶,合計一萬人。
十月初十,大軍出發的日子。
南安郡王巡視大軍時,見到蘇明哲率領的一萬部曲,軍容嚴整,忍不住讚歎道:
「賢侄不僅博學多識,還有治軍之能,榮寧二公後繼有人,必定能重耀門楣!」
「多謝世叔誇讚,侄兒定不負世叔所望!」
蘇明哲作為二等驍騎將軍,在這次出征將領名單,地位僅次於大帥南安郡王和神武將軍衛輝。
衛,是大慶國姓。
衛輝祖上與大慶太祖同族,雖然功勳不算卓著,也獲封侯爵。
傳到衛輝這一代,如今是一等神武將軍。
除了三人外,最高的就是五個三等將軍,二十幾個指揮使。
此刻,眾人見蘇明哲和南安郡王有說有笑,都不敢上前茬口。
唯有衛輝笑道:
「聽聞世侄這次募兵,拿出來二十萬兩銀子,能用二十萬銀子,就募集如此精銳,十分難得啊!」
蘇明哲聽了,一邊拱手作揖,一邊苦笑道:
「世伯莫開玩笑,二十萬兩銀子哪能湊得齊如此精銳啊,僅僅是安家費,我就花二十萬兩銀子。除此之外,還花了四十萬兩,給他們配齊甲胄、兵器、馬匹,又花費十萬兩銀子購置了糧草。前前後後,一共花了七十萬兩銀子呢!」
南安郡王和衛輝聽了,全都哈哈一笑,不予置評了。
其中南安郡王為了募集五萬兵馬,一共花費了五十萬兩銀子。
衛輝為了募集三萬兵馬,一共花費三十萬兩銀子。
而蘇明哲花費了七十萬兩銀子,竟然隻召集一萬人。
這可真是敗家子啊!
隨後,南安郡王巡視結束,傳令出發。
這一次出征總兵力,達到三十餘萬。
其中五萬人是京營,五萬人是南安郡王募集的私兵,這十萬人就是中軍,會按照正常速度行軍。
另外還有三十多名將領,自行募集的二十餘萬大軍,自帶幹糧,趕赴邊關。
這也就是從長安城,趕至蘭州並不算遠。
一千路,騎馬的話,不到十天就能抵達。
若是趕赴關東和女真幹仗,蘇明哲需要提供的糧草夥食,至少還要再增加十萬兩銀子預算。
十月十八日。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狡猾的南安郡王,索要三十萬大軍
全部騎兵的賈家軍,領先其他部隊,率先抵達蘭州。
此刻的蘭州,早已被綽羅斯攻占。
蘇明哲麾下全是騎兵,也不攻城,隻是派人搜索在外麵燒殺搶掠的敵軍,隻要找到,立刻圍剿全殲。
等到十月底。
南安郡王抵達蘭州城外時,蘇明哲已經肅清了城外敵軍,繳獲糧草、輜重無數,斬殺、俘虜三萬餘人。
南安郡王檢查過俘虜,確認蘇明哲沒有殺良冒功,一麵快馬急報喜訊,一麵命人押解回京。
邊關告急一個多月了。
必須給後方一個喜訊,安撫一下慌亂的人心。
處理完這些緊急事務,南安郡王安排副帥衛輝紮營事務,自己帶著諸將巡視,準備攻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