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胤的鞠躬行禮,蘇明哲起身避開,然後攔住道:
「八弟這話就外套了,先不說皇阿瑪心胸闊達,本就不會和若曦客氣。單說若曦的機靈聰慧,也不會有危險的。」
胤祥和胤見狀,也都湊過來,攙扶住胤,不讓他下拜。
眾人一番虛禮,各自坐下後。
蘇明哲這才在心中暗歎:
「老八胤太狡猾了。」
「自己為了增加在若曦心中好感,故意用腹語和她開口,給她吃下定心丸,讓她不要緊張。」
「現在老招‘緊隨其後",代替若曦來給自己道謝,就要疏離間隔自己和若曦的關係。」
「如果自己真是胤禛,怕是就要吃這個悶虧了。」
心暗惱胤心眼太多,蘇明哲抱著‘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心思,當即就淺淺一笑,開口道:
「八弟,上次給十弟辦壽禮時,你說弟妹喜歡拜佛,也是巧了,前幾日為兄派人尋找禪宗高僧時,意外尋找到了昔日少林五老中的白眉、道德、五枚三位大師。」
「這五枚大師呢,乃是一位比丘尼,讓她住在我那,多有不便!既然弟妹喜歡拜佛念經,不如把五枚師太請回去,如何?」
「老四這是要在我府上安插釘子啊!」
胤又不傻,自然是千不願、萬不想接受蘇明哲的這個‘好意",讓別人安插人手在自己身邊。
不過,他剛帶著若蘭、若曦過來道謝,展示出了自己對她們的關心。
現在蘇明哲又用了這一個理由,如果胤直接拒絕,倒顯得剛才的舉動太過虛情假意,陰鷙霸道了。
思考再三,為了不給若蘭、若曦心中留下壞印象,胤隻能咬著牙,點頭答應下來。
同時,胤心中也是充滿了疑惑:
「這個老四也是真有本事,當年老爺子為了讓和天地會勾結的南少林投降,派遣三千驍騎營圍攻,甚至火燒南少林,也沒能逼降一位少林五老,結果老四一出手,竟然招攬了三位!」
感覺蘇明哲有一點‘深不可測",胤又坐了兩分鍾,不敢多做停留,就找理由告辭,帶著若蘭姐妹離開了。
等三人離開後,胤祥和胤也都疑惑地看向蘇明哲,詫異問道:
「四哥,你什時候招降的少林五老?」
「不是五老,隻是三老!」
蘇明哲輕歎了一聲,這才講道:
「我是聽人說,白眉和道德兩位禪師,棄佛從道,拜在了武當山真武觀,這才有機會請他們下山。至於五枚師太,她隱居在大涼山……我是答應她了三個要求,這才請她出山!」
胤祥和胤都關心問道:
「那另外二老呢?」
蘇明哲想起麗妃的匯報,微微搖頭道:
「至善和苗顯兩人,如今一個躲在佛山,一個躲在廣州,拒不露麵,暫時還沒辦法!」
胤祥和胤聽了,都暗道一聲可惜:
「少林五老一直都在支持反清複明活動,如果能讓少林五老都投降的話,一定能大幅度減弱漢人對我大清的抗爭!」
對於兩人的觀點,蘇明哲不是很認同。
康熙一朝,對於滿漢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是采取比較柔和的態度。
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執政時期中,隻發生過十三起‘**"事件,並且隻有五起‘**",處死了犯人。
除此之外,清朝比較著名的一個‘**"——‘呂留良案",雖然主人公是康熙年間的人,但是,卻是在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揳個釘子,冷眼旁觀
雍正期間辦的案。
由此也能說明,在康熙時期,朝廷對待反清複明的組織態度非常柔和。
而康熙對待民間言論如此寬鬆,依舊無法打消漢人對滿人的敵視。
如今胤祥和胤竟然指望‘少林五老"的號召力,真是太癡心妄想了。
三人閑聊了一會,時間到了酉時,就一起來到乾清宮前麵。
太後一直都堅守養生之道,絕不熬夜,所以晚上的宴會,並不會過來。
今天隻有康熙及其妃嬪,還有諸位阿哥,以及阿哥們的家人。
酉時過半時,康熙帶著一些妃嬪前來。
從坐席尊卑來看,最靠近康熙的是佟貴妃,惠妃、宜妃、德妃、榮妃、良妃、成妃等妃子。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