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藩屬國也沒多少,數一數的話,也就高麗、琉球、南越、暹羅等寥寥幾個罷了。如今高麗和琉球已經歸附王化,開始設立行省。倭國、南越、暹羅這些地方,我也沒準備放過!」
眾臣一聽,頓時一驚,正準備開口,卻不妨蘇明哲抬手示意,自己還有話說。
等眾臣安靜下來,他這才開口問道:
「這倭國有銀礦,而且數目眾多。你們可知,這南越、暹羅有什嘛?」
「臣等不知!」
作為中原朝廷,一向看不起周邊藩屬小國,就算偶爾了解,也大多都是製造‘萬國來朝"的盛景,並非真心實意,稀罕藩屬小國的特產。
蘇明哲見眾臣真的不知,幹脆直言道:
「南越、暹羅等國,盛產稻米,並且一年三熟!」
「並且,據我所知,南越、暹羅等國加起來,有兩三百萬頃耕地!」
蘇明哲一開口,就震驚住了所有人:
「李中堂,你曾經是戶部尚書,你告訴大家,我大清有多少畝耕地,一年產量多少石?」
禮部尚書李振裕不敢違命,立刻開口道:
「我大清全國耕地麵積,在康熙三十二年時的統計數據,為六百五十多萬頃,若是風調雨順的話,一年的總產量能達到20億石!」
蘇明哲聽了這個數據,嘴角不由泛起一絲冷笑:
「如果能產稻米20億石,一人一年食用十石來計算,我大清總人口一億多人,似乎綽綽有餘!」
「但是,在場諸位都是朝中大臣,應該明白,這個20億石並不是稻米產量,而是稻米、小麥、紅薯幾十種農產品的總量!」
「而且,所謂的風調雨順,那也是理想狀態,我華夏大地南北縱橫八千,每年都有水汽不均勻的情況出現,所以總有地方會出現旱災、澇災、蝗災!一旦出現災害,糧食產量就會大打折扣!」
「據我所查,從我大清入關至今六十年,百姓相食的情況,都出現了六十多次,災民流民總次數超過一億人次!」
「諸位大臣,我現在請你們仔細地算一算,如果我大清把南越和暹羅納入版圖,如果把他們的土地交給我大清子民,實行精耕細作的話,如此一來,能解決多少饑荒?」
「所以,不是我貪心,實在是我大清萬萬黎民嗷嗷待哺,由不得我在和這些藩屬國講道理!」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康熙回京,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