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呢,明哲啊,這晚了,啥事啊?”
過了重陽節,天色就黑得早,張家不舍得點燈,早就躺在大炕上,準備睡覺了。
如今有人竄門,劉秋萍不得不點上油燈,讓蘇明哲進屋說話。
“四姨,我就不進去了。”
蘇明哲連忙擺手,拒絕了劉秋萍的邀請。
劉秋萍一共給老張家生了四個孩子,三男一女。
三個兒子在東屋住著,十三歲的閨女張蕾跟著張根發夫婦住在堂屋大炕上。
蘇明哲如果進屋,肯定不方便,所以幹脆就不進去了。
張根發這時已經穿好了衣服,來到院子,見到院子外的蘇明哲,就笑地打招呼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明哲啊,我以為誰呢,這大晚上的過來,是有急事啊?”
“不是急事,老姨夫,我這幾天在山上學著下套,抓住了一頭大山豬,差不多兩百多斤,現在在學校放著,想請你明天幫著宰了……”
“行,這事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帶著家夥事過去!”
張根發聽到是宰豬,當即應了下來,然後害怕蘇明哲不懂行,就把自己的規矩講了一下。
按照屠戶規矩,他幫著宰了老山豬,就要拿走豬紅、下水、豬頭!
當然了,有的人家也喜歡吃豬頭肉和豬下水,這時就要給工錢!
畢竟,他不能白幹啊!
蘇明哲聽後,連忙表示,豬頭和下水、豬紅,由張根發拿走,剩下的豬肉,還要幫著分給村人一些。
這也是公社成立後,定下的新規矩。
一切生產資料,都要歸公。
生產所得,需要按勞分配,意外所得,則是要上交大頭給集體!
張根發見蘇明哲這‘醒目’,一邊舉起了大拇指誇讚,另一邊則好似‘無意’提醒道:
“你這孩子還挺會辦事的,振邦那小子怎到處胡說八道……”
得了張根發提醒,蘇明哲這才知道,自己昨晚看在大家都是親戚的麵子上,饒了那劉振邦一次,但是這個王八羔子卻不感恩,反而開始在村造自己的謠。
劉振邦,你小子有取死之道了!
離開張根發家,蘇明哲又去了一趟村長劉秋山家。
劉秋山是劉家二房的老大,也是蘇明哲的親大舅!
50年的時候,邊關危機,年輕的民兵劉秋山,報名參戰,後來受傷退伍回來,當了本村村長。
如今年逾五十的劉秋山,見自己外甥敲門,頓時就皺起眉頭,開口更是訓斥道:
“明哲,這大晚上的,你瞎出來跑什?有什事,不能白天說?”
作為老人,劉秋山知道,現在是深秋,隨著冬季逼近,山的猛獸為了熬過寒冬,會不斷出來找獵物養膘。
就算這些猛獸並不怎經常來人類居住的地方,但是為了預防萬一,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緊鎖家門,輕易不敢外出的。
蘇明哲見大舅訓斥自己,也不生氣,反而陪著笑臉,把自己的來意,笑嘻嘻的講了一遍:
“大舅,給村分肉這事,還得是您主持才行!”
“行,這事我記住了,你趕快回去,路上小心點,有事就近跳牆跑!”
劉秋山是個經驗老道的戰士,叮囑了一下,就揮手讓大外甥趕快回去。
蘇明哲也不硬扛,笑地應了一聲,就朝著學校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