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359章 紅山祭壇(2 / 2)  鑒寶狂少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

頂隻不過鏟掉了一層薄薄的山皮,但下麵露出來的土層卻跟山皮的顏色略有不同。

這不是山體本來土層,而是夯土,紅山文化祭壇大都就是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山崗頂部或人工夯築的高平台上,應有高處更容易接近天的寓意

所以見到製高點上這大麵積的夯土就完全符合紅山文化祭壇的條件了。

在生產技術水平、有關自然的認識水平低下的史前社會,大自然在人們的心中是神秘且擁有操控人間一切的偉力。

並且,大自然同人類一樣具有靈性,人們將大自然、蒼天和大地奉為神祇而加以崇拜,最終發展為天地神靈崇拜。

神州早就已出現了祖先偶像崇拜的源頭。

在神州曆史上,廟是祭祀先祖,供奉祖先神位,通過祈求先祖神靈護佑後人的場所。

而專家們認為,紅山文化可能是這一文化傳統的起源。

紅山文化晚期濃鬱的敬天崇祖信仰導致了發達的祭祀活動。

那時,主持祭祀活動的主要是巫覡階層。

這一階層的使命是溝通天人,在天帝祖先神靈與世俗之間交通,上傳民間訴求,下達神祇旨意,因而有特殊的社會地位。

他們利用民眾對天神和祖先普遍而虔誠的信仰,操控著人們的精神世界,進而有效地管理著整個紅山社會,發揮著獨到的政治統合與社會管理功能。

紅山文化早期的祭祀活動很可能在室內或居住區附近舉行,人神共居一所。

而到了紅山文化中晚期,伴隨著祖先崇拜觀念的發展以及社會的變遷,紅山先民們開始為祖先神靈尋找固定的、專門的祭祀場所,從而進入神人分開的時代。

而把祭祀場所與普通居所分隔開來,選擇離居住區較遠的地方營建祭祀場所。

這樣可以增強祭祀活動的神秘感,保證氏族集團首領或高級巫師能夠獨攬祭祀大權,從而更有效地操控和管理社會。

這個場所普通人無法隨意進入,不會被日常世俗生活所擾動,更有利於表達對天地先祖神靈的虔誠和敬畏心理。

而口罩男賣給陸飛的那些玉器,應該就是人們做出來祭拜神明的貢品。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些應該算是神州最早一批的法器。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