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搜索“鑒寶狂少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當把兩米二長,四十八公分寬,完好無缺的絹本墨筆畫軸完全展開,陸飛和孔佳琪完全驚呆了。
兩米多長的畫卷上,每一條龍都是氣勢磅栩栩如生。
在陳容之前,龍的形象到了宋代幾乎已成定式,《宣和畫譜》列有"龍魚門"。
《爾雅翼》中說:"俗畫龍之狀,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
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而此時的繪畫,正處於北宋院體畫向文人畫轉型的過程中。
到了陳容這,龍的形象,跟現在龍的外形基本一致,看上去更加顯得親切逼真。
這幅畫中描繪了九條形態各異的龍,或攀伏山岩之上,怒日圓睜。
或遊行於雲空之中,雷電雲霧掩映。
或龍戲水珠、波濤洶湧,或雌雄相待,欲追欲逐。
或架勢搏鬥等等,將龍的種種神態情勢,刻畫得非常生動。
第一龍,剛剛從岩穴中飛躍而出,頭尾畢露,緊抓巨石,翹首以待。
第二龍,僅露頭尾,與繚繞的霧氣相容,雙目斜視,回眸望向第一龍。
第三龍,從岩石上躍起,耳目炯炯正視前方,張牙舞爪,神態淩厲。
第四龍,被突如其來的巨浪順勢卷入漩渦,奮力掙紮,目光猙獰,左爪中的明珠如捏碎一般,姿態異常痛苦。
第五、第六龍,為一組,第五龍龍角已脫落,猛然騰起注視著疾馳的六龍,形成搏鬥架勢。
第七龍,在雲海中嬉戲遨遊,幾乎被湮於其間。
第八龍,穿過雲霧翱翔天空,尾巴若隱若現,一副傲慢姿態
第九龍,則俯身於岩石之上,回望卷首。
看到這,孔佳琪眉頭緊鎖疑惑的說道。
“臭混蛋,我怎看,這都是九條龍啊!”
“而且這九條龍的狀態跟《九龍圖》一模一樣,這不會是贗品吧?”
陸飛笑了笑說道。
“這明明就是十條龍,你看不到是因為你的眼力還不夠,別著急,一點點仔細看。”
孔佳琪從頭到尾又看了兩遍,看的小鹿眼兒都有些花了,還是沒找到第十條龍的影子,不免有些沮喪,嘟著嘴氣呼呼的說道。
“你少騙我,怎看都是九條龍,根本就沒有第十條龍嘛!”
陸飛笑著在第四條,海浪中掙紮的巨龍那指了指說道。
“仔細看,重點看這條龍。”
孔佳琪瞪著眼睛,在第四條龍那又仔細的看了兩分種,還是沒找到另外一條龍的影子,氣的孔佳琪直跺腳。
孔佳琪惱怒莫名,猛然抬起頭要跟陸飛理論。
就在她抬頭的一瞬間,卻發現這條龍上方的雲層中隱藏著一個威嚴無比的龍頭。
兩隻碩大的龍眼正在向下俯瞰,仿佛在監督在海浪中掙紮的那條龍的一舉一動。
仔細看了看,孔佳琪驚呼出聲。
“找到了,找到了!”
“哇塞!”
“竟然在這,太妙了!”
“小點聲兒,別人都在睡覺呢!”
“哦哦,臭混蛋,我找到了耶,真是太棒了!”孔佳琪壓低聲音興奮的說道。
陸飛笑了笑,繼續往下欣賞。
卷中第三龍與第四龍中間空白處,有明太祖朱元璋筆題文曰:奇筆驚看陳所翁,畫龍性訝與龍通,劈開硤石倒流水,噴出湫雲浮禦空。
丁亥暮春中澣禦題目命金廷標仿此卷,頗覺神似,即用前韻題之並書於後。
棲霞山樹會昌翁,陽彤神模概可通,謂若無翻驚乍有,不鄰虛複解搏空。
群從定是趨雲伯,大霈寧須藉雨工,陳固似哉張似否,壁飛作霨望顒中。
除此之外,卷尾還有名家題跋。
元代天師太元子題跋曰:玄雲潑墨號天風,雲頭擲火驅雷公。
元氣淋漓雨師急,天地變化誰為雄。
兩龍奮迅見光怪,夭矯西行出天外。一龍起處山石摧,摩蕩餘聲隱磅磕。
一龍不競群龍趨,搏取明月看隋珠。
一龍出水露頭角,白浪如山映空作。
一龍飛上蒼茫間,傾倒天瓢振枯涸。
最後一龍心獨閑,回頭似欲歸潛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