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878章 罪人(1 / 2)  鑒寶狂少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鑒寶狂少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來到劉家莊園,陸飛徑直來到劉建華的個人珍藏館。

哦,不對!

是自己的珍藏館。

防盜門打開,聞到那獨有的古樸氣息,陸飛瞬間興奮了起來。

這麵所有物件兒的照片,陸飛全都見過。

但照片就是照片,跟實物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五間正房內,擺滿了紅木博古架。

琳琅滿目的各種物件兒,讓人眼花繚亂。

文玩,玉雕,牙雕,木雕,犀角雕。

文房四寶,金石字畫樣樣齊全。

這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陸飛鍾愛的瓷器。

整整兩個房間的瓷器,一百八十六件之多。

清三代的青花,粉彩,畫琺琅數量最多,每一件都是好物件。

其中有一件“木石居”的青花鬆竹梅紋詩句觀音尊,陸飛和徐茂臣看了,均是讚不絕口。

這件青花鬆竹梅紋詩句觀音尊,高四十公分,口徑十三公分,足徑十三公分多一點兒。

瓶撇口,短頸,溜肩,鼓腹,腹下部漸收斂,近足處外撇,淺圈足。

頸中部凸起弦紋一道,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折枝竹紋。

腹部一麵繪洞石、鬆、竹、梅,空間點綴飛鵲。

另一麵以青料題楷體七言詩:“憑餘筆下力千鈞,獨掃胸中萬壑雲。老幹稜層霜雪古,一枝先占上林春。”

句末落款“邀月主人”,下鈐上圓、下方閑章各一。

引首鈐青花白文篆體“木石居”長方閑章。

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製”六字三行仿款,外圍雙線圈。

“木石居”是清代康熙時期青花和五彩瓷器上常見的齋堂款,是當時非常重要的瓷器作坊。

木石居所產青花瓷器工藝十分考究,青料加工淘洗精細,青花發色豔麗,多采用分水技法,筆觸異常細膩,圖案具有層次感、立體感。

一些瓶、尊類器的頸部善用折枝竹、折枝花或折枝花鳥裝飾。

器物的外底常見署有青花楷體仿明代宣德、成化、嘉靖等朝年款,如“大明宣德年製”、“大明成化年製”、“大明嘉靖年製”等,字體書法風格一致。

這件青花觀音尊堪稱“木石居”作坊的代表作。

雖然是木石居仿成化的作品,但由於木石居的名氣太大,而且物件兒存世量太少,反倒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價值比康熙官窯青花瓷器還要高得多。

物件兒的價值,不一定是有多高的逼格,而在於它的存世數量的多少。

就比如鬥寶大會上,陸飛一套不入流的閹割刀,就能難住亞洲第一收藏家。

原因就是閹割刀這物件兒,太難得了。

除了這件觀音尊之外,還有一件相當不錯的物件兒。

康熙豇豆紅釉萊菔瓶。

這件萊菔瓶高二十公分,口徑三公分,足徑四公分。

瓶撇口,長頸,寬肩,長腹,淺圈足。

外壁施豇豆紅釉,通體素淨,僅於頸部飾數道凸弦紋,起弦之處因釉層較薄可見白胎。

內壁施透明釉,微泛綠色。外底施白釉,書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書款。

豇豆紅釉器外壁的銅紅釉是分幾次吹釉然後高溫燒製而成。

由於釉中含有微量銅的成份,在燒成過程中會造成氧化而產生綠色的斑點,俗稱苔點,摻雜在紅釉色中相映成趣。

康熙時期創新的萊菔瓶中以豇豆紅釉為最佳,此瓶釉色勻淨典雅,隻在口部呈現綠斑點點,漂亮至極。

康熙豇豆紅釉,存世量更為稀少。

目前已知的,就是關海山那有一件殘器。

所以這件萊菔瓶更顯的彌足珍貴。

另外,還有一件青花重器。

紅拂傳青花棒槌平。

這件棒槌瓶,同樣是康熙年間的物件兒,高度達到四十五公分,口徑十三公分出頭,足徑十五公分。

瓶盤口,短頸,豐肩,長直腹,圈足。

通體青花裝飾。

口沿繪三角紋,頸部繪如意紋。

腹部繪傳奇故事《紅拂傳》。

畫麵居中人物為隋煬帝的重臣楊素,身後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為紅拂女張淩華,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張出塵。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