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888章 罄竹難書(2 / 2)  鑒寶狂少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

其餘的則有一個統一的稱謂。

那就是——國寶。

沒錯,全都是國寶。

除了兩座大山,暗室隻中九成九都是青銅器。

整器少殘器居多,九成以上全都是殷商時期的青銅器。

數量之多,樣式之全,就連陸飛和徐茂臣都歎為觀止。

殘器直接忽略,保存相對完整的器物中,一件豕形銅尊,讓哥倆驚喜無限。

這件豕形銅尊是典型的商朝青銅酒器,高四十公分,長八十公分。

銅尊形狀就是一頭野豬,有蓋,蓋上捉手為鳳鳥形。

雙眼直視,獠牙外露,兩耳豎立,四肢粗壯,尾下垂。

肘部前後各有一圓形管孔,經過尊腹,直通另一肘部。

這根管應是先鑄造出來,然後安裝於豕尊範中鑄造的。

此器重達三十多公斤,容積有十三公升左右,盛滿之後,一個人難以搬運。

但是有了這根管,就可以穿係繩索,供人抬舉。

這種精巧的設計,卻將先輩們的智慧展現的淋漓盡致。

豬尊的裝飾也有特點,器身大麵積用鱗甲紋,前後肘部飾夔龍紋。

整體造型活靈活現,相當逼真。

這件青銅器不但是一件重寶,而且有相當重要的曆史意義。

神州是世界上最早把野豬馴化為家豬的國家之一。

根據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對西安半坡與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豬骨研究表明。

早在六七千年前,神州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把野豬馴化為家豬了。

稍晚一些的墓葬中出現了以豬下顎骨隨葬的現象,在甘肅、山東等地隨葬豬牙、豬顎骨乃至整頭豬的數量十分驚人。

可見養豬業已有相當規模。

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看,殷商時期的養豬業相當發達,“陳豕於室,合家而祀”,豬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養豬業已經遍及各個家庭。

但就是這樣普遍又重要的畜生,考古界卻沒有發現一件以“豬”為造型的器物。

這一直都是考古界相當糾結的一個問題。

而眼前這件豕形銅尊的出現,不但證實商朝有豬造型的青銅器,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祭祀酒器。

所以這件青銅器,具有相當高的曆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毫不誇張的說,要是把這件豕形銅尊擺在孔繁龍麵前,老爺子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掏速效救心丸。

這件豕形銅尊並沒有完全清理幹淨,從縫隙中的泥土來判斷。

這件青銅器出土不超過一百年,再看土質,陸飛和徐茂臣同時判斷出,這東西九成九是從中州二崗遺址偷盜出來的。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