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1409章 八拜之交(1 / 2)  鑒寶狂少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鑒寶狂少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畫中人物,以及畫功和字體,險些讓兩世為人的陸飛懷疑人生。

這個畫麵,講述的是一個傳奇故事。

人們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聽到“八拜之交”四個字。

那並不是磕八個頭結拜的意思,而是八個感人肺腑流芳千古的傳奇故事。

這幅畫麵,就是其中之一。

講述的是八拜之交中的知音之交。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藝高超。

可是他感覺自己還是沒有到達出神入化的地步,伯牙的老師知道後,便帶他到蓬萊島上,欣賞自然之景,傾聽大海之音。

伯牙佇立岸邊,隻感覺大海波浪洶湧,海鳥肆意翻飛,鳴啼聲聲入耳,這一刻他沉浸在這自然之音中。

伯牙也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將自然之音融進了琴聲,這一刻他感到非常滿足也感到非常驕傲,因為他已經站在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但好景不長,伯牙很快發現,他的音樂竟然無人能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

直到有一天夜晚,伯牙乘船遊覽,麵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

就在這時,有一個樵夫被他的音樂吸引而來,如癡如醉的站在岸邊,伯牙大喜,立即請樵夫上船。

而自己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

伯牙又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到:“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伯牙非常激動,顫抖著說道:“你就是我的知音啊!”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樵夫就是鍾子期,不過可惜的是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後,就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複鼓琴。

這就是被後人傳頌的知音之交。

看到知音之交,陸飛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然而,陸飛還不敢確定。

隻好壓製住激動的心情繼續展開畫麵。

十幾分鍾後,又是一幅畫麵出現在眼前。

畫麵中,一個赤膊上身的男人單膝跪在門前,背上插著兩根荊條。

對麵,一位身穿官府的中年男人一臉慈祥微笑著雙手相摻。

這又是一個傳奇故事,也是八拜之交其中之一“刎頸之交。”

刎頸之交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戰國時,門客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入秦。

大殿之上凶險萬分,藺相如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最終完璧歸趙。

吃虧的秦王很不開心,提出與趙王澠池相會,一國之君不得不去。

然而在席上,秦王咄咄逼人,想要羞辱趙王。

藺相如見狀,以血濺五步的勇氣和三寸不爛之舌讓趙王免受侮辱,最終平安將趙王送回國都。

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十分欣賞,命藺相如為上卿,排廉頗之上。

廉頗,趙國名將,英勇善戰,他的身份和地位是用生命換來的,而藺相如呢?

僅憑一張巧嘴,地位竟然在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滿意,對藺相如意見很大。

於是在今後的日子,廉頗總是沒事找事,頻頻向藺相如發難,而藺相麵對廉頗的挑釁,選擇退避三舍,盡量不和廉頗衝突。

藺相如的門客看到藺相如這種態度,感到非常羞愧,都要離藺相如而去,“大人,我們效忠你,是因為敬佩你的君子之風,可麵對狂妄的廉頗,你能忍,我們可忍不了。”

藺相如聽了,哈哈大笑,“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會怕廉頗將軍呢?我之所以這做都是為了趙國呀!有我們兩人在,秦王有所顧忌,不敢來犯,一旦我們兩人不合,趙國危矣。”

藺相如此話傳入廉頗耳中,廉頗非常羞愧,於是他便袒胸**,背負荊條,登門向藺相如請罪,從此兩人成了患難與共的兄弟。

這個故事叫做負荊請罪。

而兩人的交情,就是刎頸之交。

刎頸之交畫麵的上方,又出現了兩枚賞印。

印麵寫的是“太平上寶”和“雍熙天寶”。

這兩個賞印更加牛逼,全部來自宋太宗趙光義。

看到知音之交和刎頸之交,陸飛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想到這個答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