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您讓一步,您給三千元行不?”
“給不了,我最多也就給一百塊。”
“我看還是算了吧!”蕭錦兒說道。
“美女,您再加點兒。”
“您給兩千塊行不?”
“就一百!”
“一千五。”
“就一百。”
“一千塊!”
“就一百!”
“噗......”
“美女,這熱的天氣,我們做生意也不容易。”
“您就當可憐可憐我,您給加點兒行不?”攤主央求道。
蕭錦兒搖搖頭說道。
“老板您這又是何必呢。”
“我口袋一共也沒多少錢。”
“我最多給您兩百塊。”
“要不,您幹脆留著賣高價兒算了。”
“美女您不要說了,我就看您有緣。”
“這樣,您再給添一百塊,您給三百,咱們馬上成交好不好?”攤主說道。
“可是我......”
“哎喲......”
“美女您就不要可是了,從早晨到現在,我還沒有開張呢,您幫幫忙啦!”攤主說道。
“您都這樣說了,那好吧!”
“哎!”
“花三百塊買個喂貓的碗,回去我老公一定會說我敗家的。”
蕭錦兒說著,從口袋中掏出三百港島幣遞了過去。
攤主找了一個錦盒,幫她把小碗打包雙手交給錦兒,這就算交易完成。
蕭錦兒抱著碗若無其事的走開,回頭見到陸飛,一個眼神遞過去,兩人先後來到角落綠化帶。
確定沒有人關注這邊,蕭錦兒趕緊把小碗遞給陸飛。
“哥,你快看看,是這隻碗嗎?”
“沒錯,就是它!”
“你的表演真的很投入哈!”陸飛笑著說道。
“你先不要說那些,你快告訴我,這隻碗好在哪兒了?”
“那個攤主那便宜就賣給了我,它怎可能是寶貝啊!”
“要真是寶貝,攤主難道看不出來嗎?”蕭錦兒說道。
陸飛一笑道。
“我之前跟你說過,撿漏憑的就是運氣和眼力。”
“能見到這件寶貝,那就是咱們的運氣。”
“至於那個攤主便宜賣給你,那就是眼力的問題了。”
“這件小碗的名字叫做畫琺琅石榴花雙鶯碗。”
“這是雍正時期畫琺琅的點睛之作。”
“雍正七年端午節,雍正爺遊覽禦花園,見到石榴花上,兩隻黃鶯並立枝頭齊聲鳴唱。”
“雍正爺龍顏大悅,以眼前的畫麵為原型,下令燒造畫琺琅小碗。”
“這就是石榴花雙鶯碗的由來。”
“雙鶯碗隻燒造了一批十二件,這在《清宮造辦錄》中有明確的記載。”
“後來經過圓明園浩劫,目前存世的隻有五件。”
“寶島故博三件,天都故博一件,另一件在大英博物館館藏。”
“專家分析,經過無數劫難,存世的就隻有這五件。”
“所以市麵上即便再出現真品,不是超凡的眼力,絕對不會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