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竺蘭寺(4k)
行進之間。
住持聽聞秦桑遠道而來,似要與他探討佛理。
世間至理,佛道共通。
但佛門辯經自有其一套規則。
入西漠之後,秦桑了解過佛門精義,倒也能勉強應付。他偽裝成信徒居士,而非遊方僧,編造了這樣一番說辭,正是這個原因。
僧嚴住持聽罷,知曉秦桑並非皈依佛門的真居士,不會對他有太高要求。
“近來聽聞有一位居士在瀚海禮佛,舉止恭謹,想來應該是明月居士了,”僧嚴反問,“明月居士既然幡然悔悟,意圖消去業障,何不擇一廟宇,皈依我佛?”
“末學擔心紅塵未了,衝撞清淨之地。”
秦桑恭聲回道。
僧嚴聞言,微不可查搖了下頭,自以為看破了秦桑的心思。
此人恐怕禮佛消業是假,在修行上遇到了瓶頸是真,苦修無果,意圖在佛門尋找突破契機。
沙海佛國,萬眾佛徒。
此類情形屢見不鮮。
有的甚至幹脆剃度出家,徹底改換門庭,改修佛門功法,實則心中對佛陀沒有半分敬意。
不過,就算那些真正的佛宗高人,又有多少虔信我佛,否則何至於連個自稱‘菩薩’的猖狂之徒都辯不倒?
若非很多佛門的功法神通能從佛經尋到印證,甚至有可能獲得精進的機緣,怕是連佛經也不會打開。
僧嚴有心改變佛門風氣,卻自知量小力微,心中暗歎,並未揭穿秦桑,“明月居士經三千佛國而來,怎看那位月光菩薩?”
說著,僧嚴下意識看了秦桑一眼。
一個明月,一個月光,真是巧了。
“末學不敢妄言,隻明白一個道理。無論月光菩薩是何來曆,既通佛理、明佛性,便是至聖先師,末學心向往之。”
秦桑討巧答道。
僧嚴卻瞠目結舌,肅立半晌後如夢方醒,對秦桑深施一禮,“幸得明月居士點醒,是貧僧著相了!”
秦桑無言以對,他對僧嚴的想法不感興趣,隻想盡快把話題引導到隱禪寺上。
有此一著,僧嚴卻對秦桑愈發熱情,竟聲稱秦桑生具佛性,“明月居士若不願剃度,不妨在寺中掛單修行幾日,貧僧望與居士促膝長談。”
聞聽此言,秦桑心中一動,故作猶豫之後點頭應下。
此後一段時間,秦桑依舊我行我素,清晨出門,去各處寺廟,一絲不苟燃香拜佛,晚上便返回貝山寺。
每當掌燈時分,僧嚴住持便會尋來,與他談經說法。
僧嚴乃是真正的信徒,秦桑這段時間接觸到的佛門修士非常少見。
起初,秦桑隻是懷著應付僧嚴的心思,準備等待時機成熟,打探隱禪寺的消息。
過了幾天,秦桑越聽越感興趣,甚至開始精心鑽研起佛經。
他能取得今日道行,心誌堅定,不可能真的皈依佛門。原因是他發現,研究佛經似乎對《七師佛印》有好處。
之前他已經將《七師佛印》前四印修煉大成,如今再看,前四印分明還有很多精妙之處,被他忽略了。
《七師佛印》並非單純的殺伐神通這簡單,暗合佛理,他‘煉成’的前四印,彼此間相互呼應,前後排列的順序也暗藏玄機。
為此,秦桑向僧嚴住持借來貝山寺珍藏的佛經,幾乎都翻閱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