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和各種細節調整。
比如說。
星門的位置分兩部分,一個在己方的所在位置和在對方的所在位置,那就要考慮‘中型星門’在‘巨人世界’內的位置和在‘鬼滅世界’內的位置。
根據五老星們的想法。
因為‘中型星門’的尺寸足夠大,那為了能把運輸效率達到最大化,那就應該放在距離‘鬼滅世界’的星門較近且交通環境最好的地方。
隻有這樣才能方便‘巨人世界’,‘鬼滅世界’和‘海星世界’之間的兵力和物資流通。
然後他們經過討論後,提議將‘巨人世界’的‘中型星門’放在‘鬼滅世界’的‘棒子國’所在的‘半島’。
這樣不僅距離‘鬼滅世界’星門所在的‘第二特區’最近,而且‘棒子半島’基本處於整個世界版圖的中心位置,且三麵環海,海運非常的方便。
同時又連通整個歐亞大陸,隻要鋪設大量的鐵路,再將‘卡巴內世界’的大型鐵甲列車,也就是‘駿城’放上去,基本上就能解決陸地上的運輸問題。
然後再把‘棒子半島’上的樹木砍掉大部分,再削平那些凹凸不平的山丘,建設處大量的倉庫和機場。
那以後也可以支持空運。
再用鐵路直通‘中型星門’另一邊的‘巨人世界’。
這樣一來,無論何時,都能從‘鬼滅世界’向‘巨人世界’快速運輸戰爭所需要的任何資源!
而這還隻是第一階段。
想想看,要建設覆蓋整個‘鬼滅世界’歐亞大陸的‘駿城’鐵路網,還有圍繞‘棒子半島’和‘第二特區/腳盆雞島’的大量港口。
還有轉移‘棒子半島’的大部分人口,再削平上麵大部分土地,建設機場和倉庫等等建築設施。
如此龐大的可怕工程要啟動會是何等規模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
還有‘巨人世界’那邊呢!
五老星提議將‘中型星門’的位置從‘巨人世界’現在的‘布臘克半島’,移到‘堪培拉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將那設為世界政府對異界的一線主戰場。
同時。
以後的新星門也先放到‘堪培拉大陸’,等征服完畢之後,再根據情況來調整該星門的位置。
就像‘卡巴內世界’的星門,仍留在海星本土的紅土大陸。
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威脅了,而且已經被設為‘農牧業資源星球’和‘卡巴內心髒皮膜材料’的‘製造及加工星球’。
也就是說,‘卡巴內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都要栽種各種適合當地環境和氣候的農作物,還有養殖各種牲畜。
那肯定是要它能直接連通海星本土。
值得一提的是,生化研究院已經向世界政府申請,在現有‘卡巴內’材料用完後,就利用‘克隆人’技術來製造‘卡巴內’。
其提議人正是剛加入科學院沒多久的文思莫克.伽治。
接著說‘巨人世界’。
既然要將‘堪培拉大陸’作為異界戰爭的一線主戰場,那肯定要先將上麵的人口轉移掉,然後推平不需要的城市建築,再建設出各種防禦工事和軍營吧?
還有‘鬼滅世界’也是,既然準備將它設為異界戰爭的‘一線指揮部’,並且讓它提供大部分的戰爭資源,那許多方麵肯定也要進行準備。
比如槍械,火炮,坦克,軍艦,甚至是戰鬥機的製造工程,肯定要大量建設,還有‘巨人世界’需要的大部分勞力和工人也需要從這個世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