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庶民那雙掩在氤氳霧氣後的紅眼眶,心下輕歎,呂絕又緊跟著道:“工地這急缺人,你若認識旁的人,可以喊他們過來一起幹活兒,一樣的工錢,不拘男女。”
“有有有,俺認識人多。”
庶民隻吃了一個,另外一個藏懷中,心中揣著一個打算——或許倆孩子還未餓死,這餅子能讓他們分著吃。一想到孩子狂喜的眸,便覺得渾身都有了力氣。
其他難民也將這一幕看在眼中,再加上同夥吆喝,一個個壯著膽子主動走出來,從呂絕手中提前預支半日“工錢”。
當帶著食物香氣的餅子送入口腔,強忍的淚意令鼻尖酸澀,雙目發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呂絕看著這一幕,也是唏噓。
此時的隴舞庶民比當日的河尹庶民艱難太多,太多,但呂絕更慶幸他們比當年的自己更強,不論是實力還是財力,不然看著這一幕,內心唯有“無力”二字。
這些庶民連走路都費勁兒,更別說幹重活,呂絕隻安排他們做些輕鬆的工作,例如遞個東西、清理城牆下的小碎石。
眨眼,暮色四合。
庶民拖著疲倦的身體,揣著懷中沾著他體溫的餅子回城西,才知沿路廢墟被人收拾出來大半,地基重新劃分,跟他記憶中大相徑庭。很快,他回了老宅。
準確來說是老宅廢墟。
庶民的心,涼了大半截。
此處已經沒有孩子的蹤跡。
他茫然又心慌,高聲呼喚孩子的乳名,喊著喊著,強烈的悲慟和委屈湧上心頭,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口中不斷呼喚“俺的娃兒啊”,涕泗橫流。
哭啞了嗓子,才有人過來。
“哭啥呢?”
庶民癱坐在地拍著大腿。
嗚哇哇道:“俺的娃兒啊……”
那人指了一個方向。
“先別哭啊,你先去那個什收容坊看看,看看你娃是不是在那兒。”
庶民哪還有力氣站起來?
最後還是被這個好心人架著,一瘸一拐去了所謂的“收容坊”,迎麵就看到一張洗得白淨的小臉。不是他閨女還能是誰?
驟然經曆大悲大喜,徑直昏厥過去,半晌才緩過那一口氣,抱著倆孩子痛哭。
從倆孩子口中才知道,他們快餓死的時候,被人救了,醒來就在“收容坊”。
而這“收容坊”是新郡守弄的。
專門安置無家可歸的庶民。
待城中建築造好,再安排過去。
庶民聞言,衝著官署方向拜了又拜,感激沈棠護住他僅有的兩個親人。
周遭的庶民也沒攔著他,那可是救命之恩,多重的禮節都受得。
但似他一般幸運的,畢竟是少數,更多人還是在那場浩劫中喪失幾乎所有血親,僥幸生還的,也餓死、凍死、病死……
與此同時——
永固關。
關內氣氛沉重,兵卒身上的衣裳幾乎沒有禦寒的用處,又冷又硬,貼在身上好似貼著一塊冰。饒是如此,一個個還得強打精神巡邏,不敢有絲毫懈怠……
唯有輪值換班的時候才能鬆口氣。
躲進破損的軍營帳篷。
帳篷也冷,但至少比外頭好點。
一群同袍聚在一起,也有熱乎氣。
這時候,有誰的肚子響了。
【咕嚕咕嚕】
一眾兵士愁眉不展。
最近一月拿到手的糧食越來越少,粟米粥也越發稀薄,軍餉供應不及時,甚至連禦寒的衣物也很難發到位。一些兄弟受不住,偷偷溜走,剩下的這些還在苦苦忍耐。
“……唉,這挨千刀的十烏……”
有人罵了一句。
眾人心中紛紛附和。
可不——
要不是十烏那群孫子作祟,他們也不會麵臨如今的局麵。那群孫子似乎看穿他們的窘境,隔三差五就會跑到關口耀武揚威,或者佯攻一下,嚇得他們連夜值守不敢懈怠。
一來二去,精神也遭不住。
加之各方麵資源匱乏……
他們也不知道還能撐到何時。
但不能撐也得撐。
永固關失守,十烏那群孫子便能揮兵,長驅直入,那搖搖欲墜的國境屏障哪還擋得住他們?屆時,遭殃的就不隻是隴舞。
就在他們恨得牙癢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