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間曾流傳主上與祈中書的桃色緋聞,欒信因為這個對祈善感官不好,畢竟主臣關係不宜過於親昵,更何況祈善已經是一國中書令,加封太師,位高權重,還想怎升?
如今看來——
祈善娶貓的可能性都比主臣緋聞大。
“女子身份不易引起懷疑。”
男性身份很容易被當做斥候放冷箭暗殺。
亂世之中,老弱婦孺都是軟柿子,碰到這個群體的警惕性遠小於麵對青壯男子。祈善等人要混入邑汝郡,沿途就要盡可能降低存在感。弱者的身份更容易接近目標人物。
emmm……
這就是祈善精通女性偽裝的原因了。
在外飄蕩這幾年得罪太多人,他靠著女裝逃過了好幾次生死危機,經驗豐富得很。
崔孝道:“化成老叟不行?”
為什非得是女的?
祈善拗不過崔孝。
一行三人略作準備就出發。
為保萬無一失,沿路還有一名十等左庶長暗中護送。此人會與三人保持安全距離,非必要不會露麵,尋常敵人都能應付。不過這人並不是沈棠安排的,他是欒公義的人。
此人的存在還是顧池發現的。
對方從康國建立之前就跟隨欒信了。
倘若顧池跟欒信關係好,還能旁敲側擊兩句,讓欒信將此人舉薦給主上,偏偏二人關係眾所周知得差。顧池隻能迂回,由主上這邊親自開口。由此才知此人的真正身份。
欒信:【非是信藏著他,而是他不願。】
沈棠問:【為何不願?】
此人的實力,戰時在軍中當個將軍不難,外放出去也能是一地郡尉或者折衝都尉。
偏偏隻肯當個白身?
欒信麵色略有為難地道:【他原是文彥公帳下武將,當年護送文彥公家眷扶靈回了故地,回來償還了債務,癡迷上了農事……】
癡迷農事不過是挽尊的說辭,真正的理由是對方心中還有疙瘩,再加上孤家寡人,厭倦了沒完沒了的戰爭,這些年開始享受田園生活,偶爾兼職給欒信當護衛。他在鳳雒城外辦了一家武館,收養了幾個有資質的孤兒。
欒信都說到這份上了,沈棠自然沒繼續強求:【種好田跟打好仗一樣值得敬佩。】
對於此人,沈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祈善等人對此也有所耳聞。
祈善偽裝成了最擅長的嬌弱幹瘦逃難弱女子,崔孝是六十多歲老叟,欒信反應速度慢一些,幹脆給他安排了一個智障兒童人設。
智障的弟弟,年邁的阿翁以及破碎的她。
暗中的十等左庶長:“……”
要不是他一路跟著還真不敢相信眼睛。
一行三人一開始用言靈【追風躡景】,靠近敵兵斥候巡邏範圍就開始演戲。一路走走停停,期間還順利混入往邑汝逃難的村落難民。三片葉子藏在樹上更不容易被發現。
欒信時不時切換顧池的文士之道。
悄無聲息窺聽巡察斥候心聲。
飽受心聲折磨,表情呆滯、痛苦、麻木的細微反應,更加契合“智障兒童”人設。
開了一會兒就立馬關上。
痛苦揉著太陽穴。
他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
為什這個文士之道這傷元氣,這多年下來還沒將顧望潮帶去見閻王爺?自己使用一會兒就痛苦得不行:“禍害遺千年啊。”
先人誠不欺人。
祈善道:“消息如何?”
欒信緩了一會兒,耳朵才恢複正常:“沒有找錯,盡管吳昭德的主力大營不在這個方向,但也不遠,咱們要找個機會掉隊迷路。吸引幾個掉隊的敵兵,趁機替換身份。”
要不是欒信身體不允許,切換文士之道需要一些緩衝時間,一人也可以完成任務。
祈善道:“行。”
逃難中途掉隊簡單。
難民並非都互相認識,也不會都來自一個村落。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們也不會互相提醒合作。因此中途病死的、餓死的甚至是被人謀財害命的,比比皆是。
隨便哪個理由都能掉隊,也沒人會找。
找幾個落單的敵兵也簡單。
大營動輒數萬人,吃喝拉撒就是大問題。生活排泄物處理不好容易引發大規模疾病,每天都有專人將其送往營外,集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