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羋氏過來的時候,地上全是碎片殘骸,無處下腳。
看到熟悉身影,新主才勉強冷靜下來。
一股委屈湧上心頭:“阿娘……”
羋氏看著短短一段時間,蒼老不止十歲的兒子,心下痛惜:“聽宮人說你一連三日沒進食了,為娘做了你最喜歡的,嚐嚐。”
新主搖頭:“兒子不餓。”
心火燒得五髒六腑都產生灼痛,那點饑餓完全感覺不到,但架不住羋氏堅持,他隻能忍著生理性惡心吃了幾口。羋氏彎身將地上散落的奏折撿起來,一目十行看完內容。
沒有一個好消息。
不是這座城主動開城投降,就是那座城被攻下。民間庶民還編撰歌謠到散播,拍手稱好,直言新主得位不正,活該如此。新主試圖問責故意稱病的臣子,來一出殺雞儆猴,這些臣子就開始倚老賣老,遞上奏折說自己如何無能想辭官。辭官的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群結隊,一看就知道是商量好的……
新主有再多挽救措施也被堵在王都。
見母親看奏折,他一把搶過來,道:“阿娘,別看,犯不著為這些小人生氣。”
羋氏麵上不見波瀾。
“你打算如何?”
守城,還是棄城?
“不管你怎選擇,為娘都會守著你。”
新主沉默了良久:“兒子打算先將阿娘和弟弟妹妹們送出去。沈幼梨不殺難民,你們可以躲入山中避難等戰事平息,待一切塵埃落定,再與父王聯係,他必不會虧待你們。”
羋氏對這個安排極為不滿。
一向溫和的她露出厲色:“不可!”
新主渾身透著一股垂暮之氣,哪有宮變那日的意氣風發?明明才過去不到倆月。
他知道親娘脾性,隻能先行安撫。
道:“好,一切都聽阿娘的。”
羋氏這才緩和臉色。
“為娘會一直陪著你。”
羋氏不肯走,但不意味著希望其他兒女陪自己送死。她答應了新主的安排,提前將三個孩子送出王都。隻是在時機上,二人有分歧。羋氏道:“朝中這些人,哪個不盯著王宮動向?此時將人送走,前腳剛送,後腳就能落到他們手中,好拿來威脅咱們母子。”
趁亂送走是最安全的。
眼下還不夠亂。
母子二人都沒想到,機會來得這快。
或者說,沈棠兵馬進攻速度太快。
康國最近一路兵馬離王都不足一日路程,王都也隻剩最後一座要隘防線。根據防線兵力估算,估計拖不了倆時辰。自打收到消息,王都陷入一片混亂,到處都是逃難的人影。羋氏望著宮殿,下了決心:“……奏折是不是提過,沈幼梨找了理由囚禁各地世家?”
新主道:“嗯。”
這一刻母子倆心有靈犀。
他們默契一致將這則消息放肆擴大,將囚禁改為誅殺,為的就是捆綁王都各家跟自己一起逃。吳賢給王都留下一萬精銳沒調走,這一萬也是母子最後能調動的兵力。
時間緊迫,許多家財根本帶不走。
又因車馬不足,連人都不得不拋棄一批。
王都內外亂成一團。
羋氏其餘子嗣打扮成逃難宮人,在心腹護送下混入難民人群,神不知鬼不覺就出了城。羋氏與其長子則在精銳護送下,與一眾宗室勳貴、文武大臣和世家大族一起踏上逃亡。
一路都是哭聲罵聲馬蹄聲。
偶爾還有婦孺被踹下馬車,車隊能帶的家當有限,無足輕重的人自然能被舍棄。
羋氏坐在車中閉眸。
這些動靜讓她想起早年顛沛流離的日子。
隻剩一聲歎息:“兜兜轉轉,逃不過。”
羋氏有種微妙預感,這次逃難隻是徒勞。想來,這種預感不止她有,許多人也是心知肚明,但求生本能讓他們抱一絲僥幸心理。
萬一呢?
若能逃到鄰國,或許能尋求庇護。
此舉固然會寄人籬下,但總好過喪命。
不一會兒,長子彎腰入內,神色晦暗:“追兵沒趕上來,有人離去前放了一把火。”
羋氏心下一驚:“誰放的?”
王都民居多為木材,幹燥易燃,眼下兵荒馬亂,根本沒人有功夫去救火。就算沈幼梨願意救火,待她兵馬趕到,火勢也大到無法控製,而城內還有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