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聖辰曆,九年。
朝廷向西北八州,提前征稅,並且賦稅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了足!
一時之間,西北百姓,怨聲載道。
西北,洪州,州城洪城內,一座氣派府邸。
十餘人神情肅穆,正在密談。
正是明王,以及西北駐軍中,支持他的十一位主將,還有追隨他的江湖勢力頭領。
此時,明王的追隨者,都是各抒己見,顯得激動不已。
“暴君此舉,完全是自掘墳墓啊!”
“此時西北百姓,民怨沸騰,正是賢王起事之時!”
“對,趁著這暴政,直接反了!”
“………”
麵對著一屋子追隨者激動的議論聲,明王端坐首位,沉默不語。
過了良久,明王抬手製止眾人的議論。
“如今西北民怨沸騰,確實是起事的好時機,但是西北駐軍共二十一萬,主將十七位,此時還有六位主將,沒有歸順。”
“本王並不想直接刀兵相見,這樣難免傷及無辜百姓,所以借著這次西北征稅之事,正好說服那六位主將。”
明王的聲音溫潤中透著仁慈。
此言一出,更是受到了,在座將領的追捧,他們正是因為明王的賢德和仁愛,才決定追隨明王。
明王的提議,直接得到了他們的讚同,不少將領都是主動請纓,前往遊說。
最後,明王確定了遊說的將領,又給各將領布置了,穩定軍心,扇動百姓情緒的任務後,就遣退了眾人。
而當眾人都興匆匆的各自去辦事後。
議事大廳之中,還剩下四人。
這四人同是西北主將,但是與離開的眾將不同。
他們並非近些年因為明王賢德之名,歸順明王的將領。
他們是明王真正的心腹。
當整個議事大廳中,隻剩下明王與四個心腹之時。
明王溫和的笑意,逐漸消失。
而四名心腹,此時也是有些焦急。
“王爺,真的讓那昏君,順利收齊稅銀?咱們真的不阻止?”
明王聞言,眼中閃過厲色。
“阻止?為什要阻止?”
“今日本王阻止了小皇帝的征稅,他日本王難道不征稅嗎?”
“不征稅,軍餉糧草,怎辦?”
“此時阻止,西北百姓會擁戴本王,對本王歌功頌德,但到本王征稅之時,他們還不是會像如今罵小皇帝那樣,罵本王橫征暴斂?”
明王說著眼中有凶芒湧動。
“小皇帝征稅,就是斷定了本王會反。”
“本王猜想,他也沒想過能全部收齊,他隻是想最後撈多少是多少,不然這些最後也是留給本王。”
“哼!”
“但是,本王民心也要,這稅銀也要!”
明王語氣森寒的說道,此時的明王哪還有半分賢王的樣子。
不過這樣子的明王,才讓在座的心腹,心服口服,感覺跟著這樣的主子,才能有一翻作為。
“等稅銀收齊之時,你四人點齊人馬,偽裝成山賊,將稅銀洗劫一空!”
明王的四個心腹將領,聽到這,都是目中閃動著貪婪之色。
那可是西北八州,一年的賦稅,而且還是提的!
這些稅銀一但到手,那他們造反的底氣會更足!
他們跟隨明王這些年,明王的意思,他們當然聽得明白。
這次行動必定是要隱秘至極。
到時,整個西北,上至將領官員,下至貧民百姓,隻以為這稅銀都已經被朝庭強征了去。
百姓的怨氣全都倒向朝廷,倒向暴君。
而實在的好處,可都是他們拿了。
想到這,他們心激動不已,這想還真得感謝那昏庸的皇帝,不然他們縱然起事,割據西北,也不敢上來就強征那足足提的稅銀啊!
這是四人中一個麵白無須的中年人,眼中閃過憂慮之色,沙啞著聲音說道。
“王爺,此次西北征稅,朝廷定會派大軍押送,我們四人兵馬合於一處,也隻有四萬。”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不如想個理由,向其餘主將借些兵馬……隻要到時候事成之後,將那些借來的兵都殺了滅口就是了,這樣更穩妥些。”
“至於損失的兵馬……咱們有了這筆稅銀,咱們再招兵買馬,補充兵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