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探望了莫如之後,便帶著林媚離開清韻殿,一路向琉璃殿而去。
封妃大典在即。
林媚和雲裳之間的舊事,他也得趕快給了解了。
入夜時分。
楊辰帶著林媚進入了琉璃殿。
而京都之中。
關於皇帝要任命理經使,而且還要任命一個女人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權貴圈子傳開了。
京都,禮部尚書府。
書房之中。
一眾老者正襟危坐。
他們之中年歲最輕的也有五旬上下,最年長者,已近七旬。
能坐在這的,無一不是頂級權貴,豪門望族。
坐在首位的,正是當今禮部尚書,高守義。
此時,眾人正商討著。
“推行科舉已成定局,奉妃之事,咱們也做了讓步,這理經司的事,咱們不能再退讓了。”
“說的在理,諸國貿易之事,牽扯甚大,落回禮部,是最穩妥的。”
“……”
一眾權貴老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著。
其實最後無外乎一點。
他們想把理經司的職能,重新並回禮部執掌。
即使不能,那這理經司的負責之人,也得是他們的自己人才行。
不為其他。
隻因這諸國貿易之事,可是牽扯著豪門權貴們的切實利益。
禮部掌管的貿易,多為朝貢貿易。
而這貿易往來之中,漏下來的油水,可是海量的。
最主要的是,這油水不比貪墨,那是幹淨的很,查無可查。
借這等美事,權貴們都是吃得滿嘴流油,嚐遍了甜頭。
如今,理經司獨掌諸國貿易之事,這無疑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眾人七嘴八舌,最後視線都匯聚在為首的高守義身上。
高守義年近七旬,須發皆白,但精氣神還在,身子骨也硬朗。
感受到眾人目光,他老眼睜開,緩緩開口說道。
“諸位…陛下有此決定,自然是有陛下的考慮。”
“我等做臣子的,理應支持。”
“但是身為人臣,我等也有為君王分憂之責。”
“陛下此番,要任一女子為這理經司的理經使,這事有違禮法,不合規矩,身為臣子,我等也該直言敢諫才是。”
“為了大唐社稷江山,我等臣子理應盡職盡責。”
高守義,義正辭嚴的一番話出口。
書房之中,眾人連連稱是。
高守義向來謹慎,即便此時密談議事,他言語之間也是滴水不漏。
正是這份謹慎小心,他才能穩坐禮部尚書之位這多年。
與林幕那等權臣不同,他秉承的是,悶聲發大財。
高守義說的堂皇。
但在坐的眾人,也都聽明白了他話的意思。
皇帝要任命女官,這是他們的機會。
借著這次機會,他們必須要爭取回原本的利益。
書房中的密談還在繼續著。
楊辰有意為之的京都波瀾,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禮部尚書府,眾權貴密謀之時。
琉璃殿中。
氣氛古怪而緊張……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