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禮法。
將理經司並回禮部的呼聲,一時之間也是高漲。
甚至有大臣,借題發揮,已經開始對科舉之事,提出了質疑。:
看著這久違的景象。
楊辰嘴角微掀,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視線掃過群臣,最後定格在高守義身上。
“高愛卿,這件事,你怎看?”
高守義聞言,上前一步,深深躬身,語重心長地說道。
“陛下一向高瞻遠矚。”
“所行之事,定有深意。”
“隻是…這冊封女官之時,實在有違祖宗禮法,罔顧綱常。”
“自有中原正統王朝以來,曆朝曆代天子,皆以禮法綱常見教化萬民。”
“陛下冊封女官此舉一旦推行,不僅會讓陛下失了民心,更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啊。”
楊辰看著一身正氣的高守義,目光玩味。
這個禮部尚書,連官袍內,貼身的衣襟,都打著補丁,看起來簡直是兩袖清風,廉潔無比。
甚至總是讓人忘記了,這個年近七旬的老者,可是大唐三大豪門之首高家的掌舵者。
看了高守義一會,楊辰饒有興致地說道。
“那高愛卿,你好好說說。”
“都會引起什不必要的麻煩?”
高守義聞言,恭聲道。
“祖宗禮法順,倫理綱常合,則天清地朗,鬼神無事。”
“一但禮法亂,天渾地濁,鬼神亂世。”
楊辰眸光微動,又是這一套論調。
這在楊辰聽來荒謬的言論,滿朝文武無人反駁。
因為這是上千年來,傳承下來的。
雖然這最開始隻是統治者為了便於統治的手段,但千年下來,早已經深入人心,成了真理。
即便是心中存疑者,也不敢提出質疑。
楊辰打量著一眾大臣,將反對科舉、提倡理經司並回禮部的大臣,都默默記在心。
最後他開口說道。
“高愛卿說的不無道理。”
“容朕再考慮考慮,這件事壓後再議。”
“三日後早朝,再做定奪!”
楊辰話音一落。
一眾禮部大臣突然感覺早朝上,他們合力這一拳,一下子打在了棉花上,連個響都沒有。
楊辰沒有如往常一樣,對他們發火,也沒有明確表態。
但楊辰已經發話了,他們也不敢再多提。
經曆了這多,大臣們已經越發謹慎了。
最後,早朝之上,又議了些一些國事之後,便下朝了。
早朝一結束。
京都豪門權貴之間,都是議論紛紛,開始揣度聖意。
早朝上,楊辰的態度,讓他們感覺還有機會再進一步。
在科舉之事、理經司、封妃之事上,都能跟楊辰再討價還價。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