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關鍵。
大片朝臣跪下磕頭。
“陛下,萬萬無不出兵啊!民心不可失啊!”
“陛下……”
萬民逼宮!
黃宗衡神色一變。
他的心一瞬間提了起來,如果外麵那些聚集的百姓不控製,一但被煽動起來,很可能成為暴民。
這一切後麵絕對有人在暗中操縱。
不然怎可能有那多百姓,湧入京都,還能聚集如此之眾?
眼中擔憂閃過,黃宗衡神色凝重。
皇宮門前,可是足夠容納十萬人!
以這個速度聚集,那還了得?
到時候趕又趕不走,講道理又講不通,殺又不能殺。
陛下必定會被禮部那些老東西脅迫。
不行,這個時候,必須快刀斬亂麻,必須得以最快速度及時製止才行!
心思閃動,黃宗衡當機立斷。
“陛下!”
“依臣之見,應立即傳令封閉城門,阻止城外百姓繼續湧入。”
“而後再由各部大臣帶頭,由軍隊護持,以解決問題為由,將百姓化整為零,分散開來,安撫情緒。”
楊辰聞言,看了黃宗衡一眼。
這老小子還是有一套的。
高守義聞言,頓時不幹了,如此大好形勢,豈可白白斷送?
他的音調在這一刻,都變得激昂了許多。
“陛下,不可!”
“此時百姓本就處於恐慌之中,此時傳令封城,豈不是讓百姓情緒更加躁動?”
“一但爆發衝突,失了民心不說,百姓淪為暴民,又是一番動蕩!”
“雖說以宮中禦林軍之精銳,區區萬餘暴民,自不在話下。”
“但如今京都內外本就人心惶惶,京都內這萬名百姓出事,那城外百姓必然與陛下離心。”
“此乃下下之策啊!”
“依臣之見,這一年來,陛下實行仁政,百姓視陛下為聖人。”
“此時陛下在禦林軍護衛下出麵,當場教化萬民,才是上策!”
楊辰看著高守義,心底冷笑。
為國劃策之時,沒見這老貨如此能言,現在為了逼朕,戴起高帽來,倒是一套又一套,當真可恨!
高守義的話一出口。
禮部大臣們都是眼睛一亮,趕緊跟著應和。
“陛下,高大人說的在理啊!”
“陛下,臣附議!”
“……”
看著一個個附議高守義的大臣們,黃宗衡心下大急,他趕緊向宋仁、仲晨、江瀚使眼色。
但還不待宋仁幾人開口。
楊辰朗聲說道。
“好!高愛卿說的在理。”
“不用封城,眾愛卿隨朕前去宮門,教化萬民!”
高守義見楊辰答應,心頭大喜,皇帝雖然遠非凡人,但畢竟年輕,到底禁不住吹捧。
他縱聲高呼。
“陛下聖明!”
一眾禮部大臣,以及一眾堅持恢複禮法,守住利益的大臣,心底都是振奮不已,齊聲高呼。
“陛下聖明!”
齊聲高呼聲中。
楊辰起身,走下龍椅,一路前行,帶著文武百官,向宮門而去。
高守義看著楊辰的背影,常年喜怒不形於色的老臉上,抑製不住地露出一絲竊喜。
皇帝雖然有種種神異之處,但畢竟年輕氣盛,說到底禁不住吹捧和激將。
等一會,宮門之前,有好戲看了………
皇宮大門,巍峨聳立,堪比郡城城門。
皇宮正門前的廣場,雖比不得楊辰前世,那能容納數十萬人的天。安。門廣場。
但對這個時代來講,也已經極為廣闊了,堪堪能容納下近八萬人。
此時這宮門廣場之上,匯聚著近萬名百姓。
而這還沒有結束,還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在向這聚集。
皇宮門前,十丈處。
禦林軍隊列整齊,組成了陣線,將百姓攔住。
沒有上麵的命令,他們此時隻能阻攔。..
數以萬計的百姓,嘈雜的聲音,匯聚成此起彼伏的音浪。
而這一浪高過一浪的聲浪中,有一道聲音非常突出。
“喂喂喂~說你呢,你站哪去了?”
“對對對,說的就是你呀,你往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