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756章 橋生往事(2 / 3)  長夜行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雲容原是不清楚宗主大人這些家事的,她自少年時期起,便滿門心思瘋癡沉迷於劍道之上,對這些家常俗事也不感興趣。

隻是正因為如此,她那性子便是叫宗主這樣的人有時候都覺得瘋癡過火了。

物極必反,許是恐她一時極端,終臨劍心覆滅的禍端。

宗主便時而抽空將幼子帶到她的泉雪峰上,讓她教習劍術,磨礪劍骨。

雲容又如何是個能夠成師教人的性子,可偏生宗主也不會育兒,將幼子往她山頭上一扔,便是一整日。

她不比其他十三劍主們,看著好苗子好根骨的小家夥,總想著收入名下好生栽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她這一生的耐心都用在了問劍上,百年來無徒,山中罕有外客打擾。

直到宗主扔了這一個蒜苗大的小家夥在她山中,打是打不得,罵更是罵不得。

她這一身上乘劍術,這三歲小娃娃當真能看懂不成?

自知教劍不成,索性將宗主的囑咐當成耳旁風,並未理會小家夥,自顧自地在山頭練劍悟劍,全當他不在好了。

好在那小家夥也懂事,不吵也不鬧,在那一坐便是一天。

宗主吩咐她好好教劍於他,讓那孩子好好跟著她學劍。

雲容敷衍了事,反倒是那三歲孩童,睜著一雙大眼睛默默看著她練劍從天明至天黑,端坐得如一個小石人,學得無比認真刻苦。

當時的雲容覺得這樣也並無不妥,畢竟大師兄自長青亭授以劍道的時候,台下一眾弟子亦是不敢有所妄動,皆認真出神聽課學習。

可她卻忘了,坐在她山頭上的,是個腦袋還不到她膝蓋高的孩子。

彼時的她並未意識到三歲小兒與十八歲的年輕弟子有何區別。

起初雲容還覺著此子倒是毅力不錯,便是十八歲的年輕弟子也難免心浮氣躁,他卻能夠枯坐一整日。

誰知這敬佩之意剛起,一周後,宗主便不再帶著自己的幼子來泉雪峰習劍了。

想來是這孩子受不住這修行的清苦,便央著自己的父親莫要將他往她這送了。

雲容也未將此事放在心中,直到後來,三宗各行‘教禮’典示四海列國。

自山門開放學閣,納百家列國弟子。

由十三劍依次講經論義,授道天下,意在培育廊廟之材,謀福蒼生。

三宗尊首,欲意雖是好的。

可學閣之中所招攬的年輕子弟,皆是秦國七州內各家望族出來的高粱子弟。

年紀大多都在十歲左右,也算是半大的孩子了,卻個個言但知飽食,不諳他務。

作為天璽第四劍的雲容不過教了兩天學,這些個半大的孩子們就如同一朵朵嬌貴的帝王花似的。

日頭曬不得,落雪凍不得,下雨淋不得,餓不得,渴不得,累不得。

每名子弟身邊至少侍奉著三名婢女照顧飲食起居,一日四餐,餐餐不落,飯後更有白茶糕果,一應俱全。

雲容這樣餐風飲露已久的仙人,並不能理解這群小屁孩的需求。

可這一番對比下來,她才恍然醒悟過來,原來這些凡人幼崽是需要吃飯的啊。

那在泉雪峰上,宗主大人那幼子……

她還從未想過去照料他這些。

他也未曾喊過苦餓,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觀她打坐、修劍、冥想。

直到夕陽西下,金鴉沉天,宗主大人上山將他回東籬小築,次日再來,他都始終未抱怨過什。

初時心大,不知人常百態,待她陡然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才發現那小娃娃的奇怪。

他似乎……從來不會主動對人提要求。

一時之間,好奇心不怎重的雲容忽然好奇了起來,那小娃娃接連七日上山觀劍,怎忽然不來了。

後來一問宗主才知曉是病了。

也是,一個三歲的小娃娃哪經受得住她這般折騰。

那次也是雲容第一次正式去小院拜訪自家的小少主。

一間很簡單的小竹院,四麵圍著籬牆,院中開辟出一座小池塘,池中蓮蓬盛開不敗,白雪綠葉間,隱約可見紅色錦鯉擺尾遊過。

雲容四下隨意掃了幾眼,再入屋中,內陳設簡單,並無其他多餘的雜物,一桌三椅,再便是兩排堆滿劍閣中挪移過來的琳琅經典古籍。

怎看,都不像是一個孩子該住的屋子。

雲容放眼再觀,卻發現極難一見的宗主夫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