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封印真祖邪神的種族……”
百安長眉凝重挺直,神色有些冰冷:
“你的意思是,真祖邪神在這世間其實並不是無敵的存在,亦有天敵製衡鎮壓?”
取隱平靜垂首道:“吾之慧道,一直信奉三生萬物,而萬物又相生相克,乃是六界自然的平衡法則。
不論六道哪一道,都無絕對無敵的生靈。
即便是辟易混沌,力分天地的創世之神父帝,在那漫長荒古的世紀也無法真正做到長生不滅。
真祖邪神縱使為六欲天魔,世間欲望之首者,可也做不到虛無之中創世萬物的那一步。
也就自然遠遠比不上父帝那般古老神靈的存在。
它既於父帝所創造的法則世界中誕生,父帝自然也就會創造出克製真祖邪神的一脈神靈。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六合。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天無陰陽,日月不明。地無陰陽,草木不生。人無陰陽,男女不分。
無下則無上,無低則無高。
若世間無邪魔可誅,又何來仙神之責。
若世間六道盈清一片,諸天安寧,人人自安,無邪祟可擾,自然也就無需神靈的庇佑。
如此一來,凡者之心,將於居安而無所信奉供養,失了蒼生信奉之力的神靈,再如何神法通達,也難長久存世。
因此,妖魔邪祟在,故仙神在。”
這也就是為何,在這數百年的仙道隆昌的時期,老魔君身隕道亡,新君繼位,羽翼未封。
而作為六界至尊主宰的仙尊祝斬,卻並未一舉蕩平魔界,滌肅六界之風。
想必也是源自與此吧。
可若根據取隱所訴,真祖邪神乃是當年父帝有意放任自養而大。
如此澹然鎮定,隻因同時創造出了壓製真祖邪神的神靈。
那如今,那神靈又是何在?
既然封印鎮壓真祖邪神乃是神靈之職,可為何人間百書千卷仙神藏典之中,百安從未見過相關的記載。
而最後,苦苦封印真祖邪神的人,為何就成了十方城城主一脈?
還是說,有著克製封印真祖邪神之力的仙神,便是那鍾華仙府府主褚梁公?
可根據時間來推算,鍾華仙府府主雖說也是一個古老純氏神靈,可與真祖邪神卻遠不是一個時代的。
取隱看出了百安眼中的疑惑,他微微頷首,耐心敘述道:
“父帝做為天地之間,最強大、最古老的神隻。
他一手創造三途六道,諸天萬界,遊離於九天瀚宇之外,乃是六界之中當之無愧的首神真宰。
他以獨身之軀,支撐天地六界,終有疲倦之時。
故與九天神凰之首,陰陽結合,誕下七子。
長子祝斬,便是當今六界之主,仙道至尊。
而次位神子,仙號伏元,掌天地六界淨息純元之力,位居北辰之神,正是這真祖邪神命中克星。
父帝歸隕坐化,群魔共起,失了帝威鎮壓六界,地脈裂出三千赤地濁息,妖邪肆意繁衍。
以真祖邪神,魔界初代君王為首,正式挑起了遠古大荒時期的神魔亂戰。
諸天神魔如眾星隕落,空荷眾苦,仙神失命。
而父帝七神子,也於那場漫長的荒古仙魔之戰,紛紛隕落,七子僅存其二。
隻餘仙尊祝斬,與父帝幼子,人皇水神乘荒,傳繼萬世,留古至今。”
百安安靜耐心地聽完這關於父帝一生征途傳說的過往故事,眸中的冷光也漸漸散去,沉吟道:
“這也就是說,能夠克製降伏真祖邪神的父帝二子伏元,是死在了仙魔古戰場之中。 故此真祖邪神再無人能夠製衡,禍亂至今,最後此使命陰差陽錯,卻是落到了心境通明豁達的鍾華仙之女雪拂大人的身上……”
取隱澹澹一笑,目光如水淌落在百安的臉上,“至少在明麵上看來,這個故事的確如此,可主上以為……完整的真相又當是如何?”
百安眸光微有閃爍,麵上不由泛起一個譏誚的冷笑:
“若故事當真如此,以著那些擅於表彰自身功勳成就的仙神而言,何不將此事流傳記載成功德道卷,以耀神光萬?
反倒是在那仙典古籍的紀傳之中,半點隻言片語也不曾見到,甚至連父帝七子的記冊要述也不過是寥寥數筆,一筆帶過。
萬千仙神道典之中,也不曾見過父帝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