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龍山。
劍道場。
顧餘生背劍而拜。
拜一座劍山,拜兩座劍山,拜三座劍山。
午後霞光照,山靜水流。
顧餘生沿著舊日的道路一個人默默地走,他在樹後觀山林那茅屋,他站在溪水邊閉眸聽潺潺流水,他蹲在流轉的風車前以指撥動車軸,靠在大石頭上揚起手臂,看流光從指縫間悄然溜走。
他未入河洗劍。
卻早已心如止水。
斜陽下,顧餘生背靠在那一棵老桃樹下,麵對著那一棵小桃樹,身旁放著一個小書箱。他隨意伸出手從小書箱取出一本經書,也不急於翻看,以手襯撫過小書箱蓋子,記憶驟然之間如浮光掠影飄蕩:.
那一年。
他從青萍西境的茶館背著父親留下的‘遺物",心中戚戚悲苦,隻能訴說於黑暗深林,或是埋頭改被的淚痕之中,多年來一肩的沉重和持劍的堅韌,支撐著他前進,後來他背著小書箱向南行,向中州,走過山山水水。
那是一箱書,也是一世的故念思親。
那時候。
江南煙州和花州春雨蒙蒙,一季的雨,仿佛淋透了他前半生。
好在那時候小書箱也裝著小小的寶瓶,她時不時的會探出個小腦袋,用一雙好奇的眼睛打量著蒙蒙煙雨的前路。
一起趟過那座山,那條河,那一條路。
「寶瓶,我這次又去大荒了。」
顧餘生摘下一片發黃的桃葉,用手指戳一個洞,用眼睛對著樹葉上的孔,隔一葉而看天邊的雲彩。
「上兩次有莫姑娘,我沒覺著荒涼,這一次連你也沒跟著去,我覺得大荒也沒那美,連糖葫蘆都沒有。」
顧餘生仰躺在地上,將手上的書一點點翻開,他的目光透過樹葉瀏覽經卷上的文字。
「道德經。」顧餘生笑了笑,自言自語,「小寶瓶,你知道為什道經隻有三十七篇,而德經卻有四十四篇嗎?因為道家認為啊,一個人隻要修足夠的德行,就會悟道,而若一味的修道,無德之衷,則隻能為術……所以我打算閉關一陣子,你一個人無聊了,就多睡覺,等春天的時候,你再酣然醒來。」
顧餘生把那一片葉子丟進書箱,把書箱放在肩頭,深吸一口氣,顧餘生的緩緩抬起雙掌,掌心之中托舉著一方玉璽。
夕陽的昊輝之中,人皇璽開始綻放出無暇的玉光,顧餘生並不打開老人皇薑舜給的玉簡,他默默的誦讀著道經與德經。
數千年來,人皇璽上沾染的紛爭,名利與欲望皆被一一淨化,被楚朝龍囚禁於玉璽之中的玄龍,也一一騰空而起,飄向遠方。
顧餘生目光明澈,盯著掌心的人皇璽,淡然一笑道:「若世人不爭名利,那你的確隻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玉罷了,我以劍起青萍,又何須借你之力,既然你是蒼生黎民追求理想和現實的信仰,那我且將你置於斬龍山,隻待他朝有人來取。」
嗚嗚嗚!
人皇璽終究不是凡物,他在顧餘生的精神寄托之下,散發出一道金色的昊輝,飄然化作一條金龍遁向斬龍山的劍道場。
人皇璽鎮斬龍山,也鎮清源洞天。
斜陽下,顧餘生感覺到斬龍山徹底與清源洞天融合在一起,洞天的天與現實世界的天交匯,大地與地脈相連,這一刻,清源洞天的法則仿佛才真正的補全了最後一道。
這一夜。
清源洞天的人們看見了璀璨的天空。
而顧餘生則在星辰之下進入到了第三座劍山密室。
厚重的劍門垂落。
顧餘生時隔三年後再閉關。
第1034章桃花樹下思流年,閉關清點。
需要時間來沉澱。
隻是這一次的閉關,注定不會太久,白玉京以及天外修行者都不會給他時間。.
所以顧餘生這一次閉關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變強,他在海族神宮的洗煉台洗煉肉身,使得肉身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但因為受到姬寒的影響,並未煉化徹底,加之他之前修煉的是佛門大僧伽藍送的三卷經書,他並未真正的修煉到最高層。
好在他在臨行之時,意外汲走了滄海重水盛裝於靈葫蘆,對於後續淬煉肉身絲毫沒有影響。
第三次大荒之行,收獲頗豐。
在決定修煉之前,顧餘生先盤點一下收獲。
隨著顧餘生手掌一揮,他的麵前出現了四樣東西:一塊戊土元素結晶,一塊龜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