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敗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一是軍事素質不如小鬼子。第二是武器裝備不如小鬼子。而第三則是,真正能夠打仗的指揮官,並沒有幾個。
他們在課本上學習的陸戰知識,都是一些西方的作戰理念,包括小鬼子也在效仿西方的作戰思想。
但是小鬼子卻有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而中國軍人卻沒有。
再加上中國軍人在當時的訓練上,根本沒有保證。
所以在固有的西方作戰思想下,中國軍人屢敗屢戰,也並非沒有必然性。
端午要改變這一切,他要用自己的作戰方式,去引道所有的中國軍人。
第一個引導是方向,端午為所有中國軍人設定了一個目標,那便是刺殺每個日本士兵。
日本兵作為一個極小的作戰單位,他的目標價值非常的小。也沒有絲毫被保護的價值。所以他非常的容易得手。
可以試想一下,倘若在中國大大小小幾萬個城鎮中,每天刺殺一名鬼子兵,那是一個什概念?
哪怕是一千個城鎮。
一天一千人,十天一萬人,一個月三萬人,一年三十六萬人,十年三百六十萬人,......
這個數據,簡直不敢想象。
因為倘若每天刺殺兩名鬼子兵呢?十名呢?又或者是在中國大大小小數千,數萬的是城市同時發生呢?那還不幾天就把小鬼子殺光了?
所以,在一場戰爭中,事先設定好一個目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特別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
而第二,便是戰術上的改變。鬼子武器裝備優於我方。再使用固有的西方戰術,隻能令中國軍隊一退再退,最後依舊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
這樣的戰爭,勝利雖然遲早是屬於我們的,但是他會給予我國帶來不可磨滅的災難,以及科技的滯後。
所以,端午要改變,先從整個獨立團開始。
端午命令刀子等人,劃著救生艇返回出雲號。而此時王艦長則在重新發動戰艦,準備迅速脫離這片海域。
小鬼子的飛機來了,在沒有空軍的掩護下,海麵上的船隻,就隻能淪為敵人的活靶子。
所以王艦長必須要把船開走,最好是能呼叫到中國空軍掩護。否則今天,出雲號恐怕是上不了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