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186章 東方的馬奇諾!(2 / 2)  抗戰:從八佰開始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

下的建製,幾乎都被打亂了,集團軍找不到軍、軍找不到師、師也找不到旅的情況非常嚴重。

但最主要的是,吳福線的國防工事,並不是一道立即可以使用的工事,而是需要防守部隊在戰前提前進駐,然後拿到國防工事部署圖構築野戰工事,將永備和半永備火力點相連接起來才能發揮作用的。

但問題是,淞滬會戰以來,各部隊都被調到了淞滬第一線參戰,在吳福線與錫澄線,這兩道國防線上並沒有配備軍事力量,更沒有防守部隊。

於是,各軍在淞滬激戰的3個月的時間中,作為“半成品”的國防工事根本無人構工。

而從淞滬前線退下來的部隊大多數既未參加過國防工事的構工,也不熟悉這種工事的用法,而且也沒有工事部署圖。

而拿著國防工事鑰匙的保長們,又大都人跡難尋,這給國軍部隊在國防工事的布防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但最可氣的是,有些部隊找到了國防工事,卻發現僅是一些鋼筋水泥鑄造的機槍掩體而已。甚至有的扒開了,根本就是墳包,而不是水泥工事。

並且這些工事,根本沒有聯絡用的交通壕,每個掩體僅能容一班兵,一挺輕機槍。

這樣的防禦工事,別說是相互間聯絡了,連武器彈藥都根本送不上去。

所以,很多打過淞滬會戰的國軍師旅級軍官,大都對國防工事破口大罵。

但罵又有什用,這就是所謂的東方馬奇諾防線,跟小孩過家家,根本沒有什兩樣。

除了參與了工事構工的87師、88師,對工事的利用率比較高以外,其他的參戰部隊,簡直是慘不忍睹!......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